資料圖 中新社發 王云龍 攝
大學生就業●生存突圍
“生存下來才有機會!”作為天之驕子的大學生今天喊出這句話,多少有些悲壯!但“悲壯”的背后,卻給我們提出此前不曾想而現實中必須面對的問題:大學生做普工是知識的貶損還是人才使用的重新認識?社會(包括政府和高校)乃至企業如何面對大學生當普工?本報從今日開始,將從不同角度關注大學生做普工帶來的種種現象和思考。
大學生覓工勞務市場
本月24日,在智通人才市場,記者遇到來自武漢科技大學的應屆生小郭,小郭從年后開始便在各人才市場轉圈。“在學校學的是電子專業,想找份關于電子維修技術的普工,在東莞近2個月了,也沒能遇到合適的機會”。
位于東莞莞城的智通人才市場,主要是從事技工和熟練工的中介事務,而往年大學生找工,主要是集中在該市中心人才市場,但年后智通市場卻出現了不少大學生的身影。據市場公關關系高級經理蔡小梅稱,節后2月至今,每天進場的1000人中,有四成是大學生。
位于深圳市寶安區西鄉街道的輝煌成就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本月27日正是招聘日。該公司副總理肖占華坦承,輝煌處于寶安區的城鄉接合部,主要是以普工中介為主,“沒想到,今年前來求職的大學生比往年多了20%-30%。”
記者在深圳關外和東莞市鎮街勞務市場了解到,前往平日普工和熟練工求職的市場求職,多以往屆和省外的應屆生為主。
先當普工解決生存問題
作為學商務電子的一名專科生,在深圳寶安區一家30多人的電子廠做一名普工,來自貴州的田進是經歷了一番生存壓力后才坦然接受的。
“去年畢業后,我就到處找工作,后來在深圳平湖一家電池廠做普工管理,春節辭職返回家鄉。但節后回深圳,發現找工很難。最后,身上的錢也所剩無幾,生存就成了難題。十幾天的求職碰壁的經歷,讓我明白,先讓生活有著落才能有機會發展”。
小田告訴記者,從一名大學生到一名工廠普工的轉變,最重要是心態的轉變。
和小田在同一車間上班的還有畢業于湖南工業大學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的張國立。張說,因為自己找到這份工作時,身上的錢全部花光,還倒欠同學600多塊。其實,小張的家境不錯,“家里養我幾年應該不成問題,但問題是我大學畢業了!”
企業有一“招”:人才抄底?
深圳博銓科技有限公司在電子配件行業算是小廠,年前該公司同樣分批裁了30多名普工,但年后公司總經理劉同友出人意料地招了5名大學生,其中4名做普工,不過名稱為“儲干普工”。但做的工作和工資待遇和一般普工沒有兩樣。
劉說,用同樣的工價招大學生做普工,一個多月來效果可見。平日召開普工班組會,沒有人發言或發言也往往抓不住要點,但這幾名大學生來兩個星期后,成為積極分子,就拿開會來說,敢說也能說到地方。劉同友拿出十幾頁員工建議表格對記者說:這都是這幾名大學生普工在生產線上找出的問題,這是一般普工或者在上面做管理的大學生做不出來的。4月底,他準備再招10名大學生,充實到生產一線。
時企業“抄底大學生”做普工的做法,東莞愛蒂思有限公司招聘主管楊先生坦言,企業的發展理念不一樣,有重短期利潤的會側重招一些熟手工,但公司著眼將來,提高的不光是管理層,重點則在基層。大學生的適應能力好,有機會就可升為公司骨干。
其實,劉同友的最大愿望是,用大學生來做普工,從生產一線開始,最終形成一種新的企業文化。
大學生做普工企業有擔憂
雖然能用普工的價招到大學生做普工,但并非所有的企業都愿占這個“便宜”。
深圳市森電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俊超坦言,他不敢在普工中隨便用大學生,感覺對不起他們,也怕大學生心理承受不了普工的待遇和地位而產生不必要的事端。
有了一個多月大學生做普工的觀察,博銓科技的劉同友對會不會擔心大學生跳槽另有看法。“能力和待遇不匹配時,不光是大學生,一般普工也會走。這是老板的責任!大學生做普工如能力超越一般普工,為何不給他匹配的待遇?”劉說,如果招大學生做普工僅僅是基于大學生“便宜”或“趁機”做樣,沒有從企業長遠的發展考慮,一旦形勢好轉,你招再多的大學生也會走的。
大學生當普工產業鏈惹的禍?
□玄音
一位老板在招一位大學生做普工時問:是創業還是打工?生曰:創業。老板曰:目前的現實你能創業嗎?生曰:不能。老板曰:你愿意打工嗎?生曰:可以。老板曰:我的企業只有工廠。生曰:那我就做普工吧……生下意識地摸了摸他干癟的錢袋……
這一幕,被郎咸平教授在其著作《產業鏈陰謀》中這樣詮釋:在整條產業鏈“6+1”的模式里,“1”是制造,“6”就是從產品設計到終端零售這6大軟環節,真正需要大學生的是“6”而不是“1”。
中國大學生失業,與歐美企業布局下的中國大陸“6+1”產業鏈關系非常。果如是,即使沒有“金融危機”,現實的“6+1”產業鏈同樣落下大學生就業難的困局。
產業鏈的革新雖然非朝夕之間輪轉,但現實是:我們急于將大把的錢投入浩大的工地上,我們也急于幫助數百萬大學生找到就業吃飯的地兒,我們能不能將兩種“ 資源”———空余的大學生和政府急需投入的錢袋來個非常“結合”,突擊產業鏈“上下游”?事實上,在一個國家科技進步史上,是要有量變的積累,但尋機“突擊”質變的史例也是有的。
提倡大學生“創業”,不能限于提供一定資金讓其擺個攤糊個口,而應站在國家發展戰略上,思考大學生創業的來路和去路。 本報記者 謝孝國 黎秋玲 王志鈺 張生磊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