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調查發現房租價格接近普通新就業大學生月收入
“群租”、“合租”、“城中村”現象之所以普遍,“月光族”、“校園漂流族”之所以存在,與高校畢業生就業租房難不無關系。全國人大代表、民盟上海市委專職副主委沈志剛在這次“兩會”上提出了他的解決之道:建立切實可行的高校畢業生經濟租賃房制度,減輕青年白領的經濟負擔。
【調查】
房租接近新就業大學生月收入
“這個問題我已經思考了很久,過去我在上海交通大學教務處工作了七八年,對于畢業生的就業難問題深有感觸。”沈志剛代表認為,造成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因素就在于我國還沒有建立相應的針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居住的經濟租賃房制度,學生租房難,租房費高,使得學生對工資薪酬期望較高,就業選擇范圍受到限制,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就業,也由此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
沈志剛代表提出,現在政府推出的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政策,所關注的對象都是低收入困難家庭,專門針對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租房難問題的措施還沒有。“可租賃的房源嚴重不足,租金又貴,畢業生當然難于承受。”根據沈志剛代表的抽樣調查,目前在上海、北京等就業學生較集中的大型城市,要在中心區域租一間一居室,大約需要1500元-2000元左右的月租金。“這幾乎相當于或接近一個普通新就業大學生的月收入。”他認為,畢業生租不到房、租不起房的現狀不僅引發了“群租”、“合租”、“城中村”等現象,也使得部分畢業生被迫選擇成為“月光族”、“校園漂流族”。
“這一方面引發了不少社會問題,同時也刺激了房產市場價格居高不下。因為租房子太貴,不少學生被迫考慮貸款買房。”沈志剛代表告訴記者,據對北京、上海部分高校的畢業生進行的抽樣調查,留在北京、上海工作的畢業生中意愿購房者已經達到50%左右。對一些房屋中介公司的調查表明,購房者中新就業不久的高校畢業生所占的比例已經達到約20%左右。這不僅加重了畢業生家庭的經濟負擔,刺激了對住房市場的剛性需求,也造成年輕白領的經濟壓力過大。
【建議】
建立經濟租賃房制度勢在必行
沈志剛指出,自從我國高等學校招生規模擴大以來,高校招生人數逐年增多,根據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數據,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人數為590萬人,其中本科生300萬人,專科生290萬人。近年來,高校畢業生進入就業高潮,2004年畢業生總數為280萬人,2005年為338萬人,2006年畢業生人數已達到413萬人。根據這一現實,在今后相當長的一個時期里,每年的高校畢業生應該維持在600萬人左右的規模,其中絕大部分將會離開家庭尋求獨立工作,因此建立切實可行的高校畢業生經濟租賃房制度具有十分廣泛的社會需求。
沈志剛代表建議結合城市改造,在一些交通便利、生活方便的區域,建立一些高密度的經濟租賃房,每間房不用太大,功能簡單些,只要滿足青年職員的基本生活需求就可以。這樣成本不高,卻可以解決大批青年人的租房問題。他認為,建立一批經濟租賃房不僅可以減輕畢業生經濟壓力,有利于青年人才的成長,也有利于城市聚集一大批青年人才,提高城市活力和競爭力。此外,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經濟租賃房制度可以有效減輕青年人購房剛性需求,有助于培養青年一代獨立、節儉、務實的住房消費觀念,也可以促進房地產市場長期穩定與健康發展。
【分析】
可借鑒廉租房為畢業生提供低價房
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區域建立大批租金便宜的租賃房,這行得通嗎?對此,沈志剛代表也深思熟慮,“我們過去推出的廉租房制度,可以為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經濟租賃房制度提供可以借鑒的經驗。”
“但是,絕對不能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沈志剛代表特別指出,必須建立一個系統、完善的高校畢業生就業經濟租賃房制度。它應包括:政府保障高校畢業生就業租賃住房的政策機制;各級政府的經費投入機制;鼓勵吸引企業建設與經營畢業生就業經濟租賃房的政策機制;相應的管理制度與監督措施等。他建議,畢業生就業經濟租賃房建設應以政府建設與政策鼓勵企業建設相結合,各地各級政府應在政府預算中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經濟租賃房建設。國家也應制定相應的政策、法律,鼓勵社會力量從事畢業生就業經濟租賃房的建設和經營,逐年增加經濟租賃房供應數量,逐步完善經濟租賃房市場,最終使社會力量成為經濟租賃房的主體。此外,“國家也應制定優惠政策鼓勵企業自己籌集資金建設用于本企業青年職工居住的單身宿舍或青年公寓,作為對經濟租賃房市場的有效補充。” (記者 朱文娟)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