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華:
吸引高層次人才到西部工作
中西部地區的特殊環境和條件決定了人才引進的方式不能照搬當年深圳和浦東的特殊政策,要采取更為靈活的政策和機制。
我認為,國家應依托中西部地方高校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和重點科研基地,采用開放、流動、合作、競爭的方式,吸引高層次人才到西部地區工作,借此構筑西部人才高地。
西部人才高地的建設要以高校和重點科研基地為依托,結合西部地區發展的需要,以國家為投資主體,形成以項目帶投資、以研發求發展、以事業發展吸引人才、以人才優勢帶動整體發展的效應,由此推動西部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因此,我建議國家以研發項目的方式加大對中西部地方高校重點實驗室和重點科研基地的投資力度,在人事政策上,借用博士后流動站和訪問學者的某些方式,在戶口、編制、住房等方面采用更加寬松、靈活的政策和機制,用項目和事業發展吸引人才。在實施類似“長江學者計劃”的人才計劃時,要更多地考慮在中西部地方高校布點。
關愛和:
吸引優秀人才不能局限于地方
中央部屬的重點高校大多位于省會城市和副省級沿海城市,這些城市經濟發達、信息便利、人才密集、文化底蘊深厚,為所在地高校的發展增添了多方面的活力。而中西部地方高校首先由于非中心城市的區位劣勢,對人才吸引力不強。另外,地方高校教學科研條件相對落后,高水平科研平臺少,這對人才的發展客觀上造成制約。
我認為,一方面,中央要給地方高校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從制度上幫助地方高校穩定人才隊伍。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吸引人才要立足地方,明確自己發展的方向,有針對性地為吸引人才準備各種條件,如學科、團隊等,同時,眼光不能局限于地方,如河南大學就和社會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建立了合作關系,引進兩院100多名教師來校為學生授課,這種優質教育資源集團化引入是一種很好的模式。
適應區域經濟發展辦出特色
[現象]
有一些中西部地方高校在辦學定位問題上出現求大求全等不良傾向,“學院變大學,大學追碩博”現象十分明顯。有人將這種高校定位的盲目無序狀態概括為:“水平定位動輒國際,類型上求全趨同,層次上層層攀高,規模上越大越好,專業不熱的不辦”。
秦紹德:
不同類型高校應該務實定位
社會對人才需求類型不同,因此,不同高校培養出的人才不應有高低之分。各種類型的高校都能夠培養出高質量人才。
美國的各類高校層次分明,都能安于本位,堅持自己的辦學特色,這種辦學定位的務實性很值得我們借鑒。我國高校發展的原則應該是錯位發展,辦出特色。一些地方高校師資相對較弱,教學、科研設備及科研水平較差,那就不能盲目拔高辦學層次,而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之中,把目標定位于教學型本科院校,或者與社會緊密對接,培養更多實用人才。
我不主張采取平均主義的方式配置有限的教育資源,還是要講究適當布局。比如博士點,如果有條件布,沒條件也布,那就是低水平重復建設,會影響國家整體的科技創新水平。我覺得對口支援這個方式就非常好,中央部屬高校幫助中西部薄弱高校在辦學理念、師資培訓方面取得進步,也就獲得了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總之,地方高校只要認準特色,定位準確,人才培養適銷對路,也能夠辦成一流。
李和平:
建設一批示范性地方高校
目前,中西部地方高校在發展中的確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出現這些困難和問題的原因除了經費不足外,還有辦學定位和發展目標不夠明確、不能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的原因。
面對新的形勢,應當支持和引導中西部地方高校由數量擴張向內涵建設轉變,實現以服務求支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特色求發展。因此,我建議,教育部應從國家層面加強對中西部地方高校發展問題的研究,盡快制定出高等學校分類發展指導意見,促進中西部地方高校科學定位、特色發展,為地方經濟轉型升級和社會持續快速發展培養大批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扶持就要有實實在在的舉措。財政部、教育部在高等教育重點建設體系中,應當考慮設立“國家示范性新建本科院校建設計劃”,或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興計劃”中拿出一定比例,遴選并重點建設一批示范性地方高校,以此帶動、引領中西部地方高校的發展。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