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里,年屆四十的講師項飛完成了一樁“人生大事”,就在元宵節(jié)前,他向自己的導師提交了一份10萬字的博士畢業(yè)論文。這次讀博經(jīng)歷,在項飛眼里不啻為“一次人生的突圍”。
項飛曾經(jīng)在一所中專學校任教,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他毅然辭職攻讀碩士,可等到畢業(yè)時,就業(yè)已不太樂觀,自己年齡也偏大,不得不重操舊業(yè),在一所省屬農(nóng)業(yè)大學任教。
不過項飛發(fā)現(xiàn),重返講臺時,“時代變了!”——“學校每年都有科研任務,包括論文與課題兩大塊,凡事必和科研掛鉤,分房子、發(fā)獎金、評職稱;沒有科研成果,好事統(tǒng)統(tǒng)不沾邊。”
一開始,項飛也逼著自己到處發(fā)論文,申報課題,可越來越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下苦工夫就能奏效的事”。
“年輕老師資歷淺,加上學校沒名氣,即使掏得起版面費,論文也難發(fā);課題得‘碰’,同樣還要找人打招呼,否則,誰會相信一個毛頭小伙子的實力。”項飛發(fā)現(xiàn),周邊的年輕同事一次次地申請,一次次地受挫。
“沒有論文與課題,職稱上不去,在學校里真抬不起頭。”項飛感覺自己一度陷入了這樣的怪圈:“課題——職稱——教學,三者互相制約、互為因果:沒有課題就評不了職稱;沒有職稱就拿不到課題;沒有課題和職稱,就得承擔更多的教學任務,更沒有時間搞科研。”
“很多青年教師,都陷在里面,舉步維艱,有的人消沉下去,心思放在校外,到處找活兒。”但項飛還算是“有眼光”的,他選擇了考博,作為突破。
盡管3年來,不停地輾轉(zhuǎn)兩地,“把微薄的收入都獻給了鐵道事業(yè)”,還要協(xié)調(diào)教學與讀書之間的矛盾,但項飛勇敢地熬了過去,即將修成正果。現(xiàn)在,通過自己導師的牽線搭橋,“在圈里混得越來越熟”,項飛拿到了兩個橫向課題,既豐富了科研成果,也補貼了家用。“有了博士學位,副教授職稱應該是早晚的事。”項飛摸著毛發(fā)稀少的頭頂,臉上露出了笑容。
“就要和那個群體告別了!”想起尚在煎熬的同仁們,項飛不免惺惺相惜:“科研是一個積累的過程,碩士剛畢業(yè)就搞科研,沒有老教師的‘傳幫帶’,實在太難了。”在項飛看來,那些有科研經(jīng)驗的老教師往往是“各干各的”,即使青年教師被納入課題組,“也是充數(shù)而已,不過,能參與課題,已經(jīng)要感謝別人的提攜了。”
“雙肩挑”是必須的 學校扶持是應該的
在采訪中,記者觀察到,對于教學與科研的雙重職責,大多數(shù)青年教師都表示認同,他們熱愛三尺講臺,也渴盼在科研領域有所建樹。
“對老師來說,教學與科研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兩者相互促進,可就一個人的精力而言,兩者有著天生的矛盾。”李成是個追求完美的人,一直兢兢業(yè)業(yè),力求教學與科研都能達到佳境。但是幾年下來,日復一日的緊張勞作壓得他透不過氣,每當期末考核和職稱評定時,看到日漸增長的量化指標,他也難免生出倦意:“簡直成了教書匠和‘論文民工’。”
工作之外,生活的壓力也讓年輕的脊梁不堪重負。不盡如人意的工資待遇,也成為廣大青年教師難以啟齒的現(xiàn)實困擾。
“讀博的時候,費用家里負擔,在父母的庇護下,沒有吃過苦,現(xiàn)在成家有了孩子之后,才感到生存的艱辛。”李成感到,“自己的感受與社會的認知,以及家人的期待之間,產(chǎn)生了巨大的落差,一個男人的責任感與對職業(yè)的感受糾結(jié)在一起。”
作為過來人,年輕的教授徐錦認為,這與學校的發(fā)展有關。徐錦所在的學校進入“211”序列沒幾年,他見證了學校的跨越式發(fā)展。“‘二類’院校為了擴大自己的競爭力與影響力,不得不通過擴招與加大科研任務的途徑,走上研究教學型的發(fā)展道路,新增的壓力必須分解到每個教師的頭上,但他們的待遇沒得到相應提高。”
在徐錦看來,“簡單的量化管理,是高校管理企業(yè)化的表現(xiàn),看起來目標明確,理念先進,但是教師畢竟不是產(chǎn)品。”徐錦認為,“管理者需要考慮高校教學、科研的特點,以及教師現(xiàn)實的生存狀態(tài)。”
“很多人都是從青年教師過來的,深知青年教師的艱難,更應該設身處地,為他們的發(fā)展搭建平臺。”徐錦認為,很多學校大量的資源投入在副教授、教授身上,而青年教師更需要幫助,“不要等他們成為教授時,才能享受到這些。”
對此,姜濤也有一些具體的期望:“學校能考慮到師資梯隊的建設,多出臺一些扶持政策、獎勵辦法,或者設立一些專項基金,給青年教師以傾斜。”但他也意識到,“制度與氛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學校有著自己的難處。”
“一個學校的希望在于青年教師,而青年教師的希望在于看到希望。”徐錦認為,對很多“二類”院校來說,如果條件有限,不能立馬為青年教師打造良好的科研平臺,至少要提高他們當前的待遇,不能讓他們“物質(zhì)與精神上雙缺失”,否則容易導致人才的流失。
“‘雙肩挑’本身沒有錯,擔子重,我們也不怕,可是路總要鋪好,在起步階段,需要有人扶上馬,送上一程。”姜濤說,青年教師起碼要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不必在別人的催促下疲于奔命,才能騰出更多的精力,以更好的狀態(tài)從事教學和科研。
(文中青年教師均為化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