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進展
新語絲質疑井岡山大學“除惡不盡”
井岡山大學回應:造假者“沒名沒利”,“誰都搞不清楚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井岡山大學兩教授在國際刊物上造假被揭后9天,該校做出處理決定:兩人行為屬于嚴重的學術不端行為,影響惡劣,根據相關規定:追回鐘華所有造假論文的全部獎勵3.2萬元,撤銷兩人講師資格以及鐘華13天前剛剛獲得的副教授資格,開除兩人公職等。
但輿論并未就此停止質疑。
著名學術批評網站新語絲就撰文《質疑井岡山大學“嚴肅處理兩教師學術造假事件”》,認為該校的處理結果有兩點令人難以理解:一是有證據表明劉濤也從論文發表中獲得了物質獎勵,并直言“如果劉濤的全部造假論文和鐘華的大部分造假論文都得不到獎勵,他們費心思一篇篇地造那么多假論文干什么呢?”其次,文章質疑,鐘華造假論文有12個共同作者,他們也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記者就上述問題致電井岡山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彭福華回應說,除鐘華獲得3.2萬元科研獎勵外,相關涉及者都沒有得到好處,可以說是“沒名沒利”。而其他12名共同作者,“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署名’!”他們也從未用這些論文參與評獎、評職稱。
不過彭福華并未就具體事實作出回應。
例如,新語絲文章提出,該校兩位教授分別共同署名13篇、38篇文章,不可能不知情;鐘華、劉濤為他人署名的動機無法理解,“盜用他人的名義有什么用?難道是為了陷害這些同事?”對此,彭福華指責其為不負責任。
不存在個人利益,那么造假的動機何在?彭福華說,“誰都搞不清楚他們為什么要這樣做,一點兒必要性都沒有”。
與外界猜測的發表論文的壓力不同,彭福華介紹,井岡山大學對教師發表論文并沒有明確要求,只是要求承擔一定的省級課題,“一般兩、三年完成一個省級課題,就完成了工作量”。
他還提醒記者,講師評副教授職稱需要發表的論文并不多,大概兩篇左右在核心期刊就可以;而對任職年限、學歷學位、教學科研工作量等方面的考核反而更多一些。總的來講,“論文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學校是否就相關問題進行反思并采取行動?彭福華告訴記者,就規范學術行為,學校正在進行學術道德教育,主要形式是座談、討論和修訂相關規范文件。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