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調查
“蟻族”大多過得很艱辛
國定路上一處“蟻族”宿舍區,路很窄,樓挨樓,頭頂上縱橫交錯著電線。這棟樓里住著上百號人,絕大多數是“80后”,收入不高,生活拮據,工作不穩定。他們有的畢業于名牌高校,但更多來自地方和民辦高校;拿著1500元左右的工資,在集體宿舍中租著每月320元的床位,每天吃兩頓飯,到工作單位要坐兩個小時以上的公交車。絕大多數從事保險推銷、餐飲服務、電子器材銷售等低收入工作。有的完全處于失業狀態。他們生活條件非常差,缺乏社會保障,絕大多數沒有“三金”和勞動合同。
每間不大的房間里都住了五六個人,每個人只有一張小書桌。洗漱用品、餐具、書籍等東西都雜亂的堆放在上面。衣物都整理好放在箱子里,被塞到了床底下。房子里唯一的私人空間就是自己的小床,用布簾圍得嚴嚴實實。很多人都在床上擺了一張小書桌,堆了很多求職信息和個人簡歷,他們準備找份理想的工作,來改變自己在這個城市中的命運。
不想灰溜溜回家讓父母失望
昨天傍晚,當記者敲開徐莉的房門時,她正在繡十字繡。 “今晚就平安夜了,沒什么東西可以送朋友,趁現在還有點時間,趕快將剩下的這點十字繡完成。 ”說話間,幾個室友陸續下班回來了,女孩們個個提著一盒在樓下路邊攤上買的外賣炒飯,一個女孩吐著舌頭說,這就是她們的“圣誕大餐”。
“你們怎么不出去好好過個節呢? ”記者問。
“節日不節日,對我們來說沒多大區別。白天上班已經夠累了,晚上只想早點睡覺。出去玩還要花錢,我們實在舍不得啊。 ”
“你們沒想過換個好點的環境,住得舒服點嗎?”記者問。
“怎么不想!住宿舍畢竟要便宜些啊。 ”一個女孩邊整理床鋪邊轉過頭說,“上海的房價貴,房租也貴,一套一室一廳的公寓就要2000元。我的工資才1000多元,只能先在這里住著,等將來找份好點工作再搬家。 ”
“那你們為什么一定要待在上海,不回老家呢? ”記者問。
“回去能干什么啊?找工作還要托關系。”“在小鎮上生活有什么意思啊?上海機會比較多,在大城市從事臨時工作,都比回老家強。”“父母經常對親戚好友說女兒在上海工作,臉上很光彩的。我現在回去,不是讓他們丟臉嘛。還是在上海試試看吧,或許明天就能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了。 ”
在女孩們的宿舍里,記者看到窗臺上擺著一盆仙人掌。徐莉說,仙人掌無論身處環境如何惡劣,總能頑強生存,就像“蟻族”一樣。 “每當我快堅持不住時,就會看看這盆仙人掌,對自己說加油,不能讓家鄉父母失望。 ”
專家觀點
制定長遠發展規劃
胡守鈞 復旦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據教育部統計,2009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 611萬人,到2010年,這個數字將增長到630萬。“鐵飯碗時代”一去不返,昔日的“驕子”變成了如今的“焦子”。僧多粥少,找工作難,找穩定的工作更難。很多剛出校門的學子不愿接受這個殘酷的現實,依然懷有很大的抱負。絕大多數人鐵定心志留在繁華的都市,又不愿意從事藍領等工作,期待過白領的生活,穿著體面,進出高樓大廈。
“青年人應努力尋找發展機會,先就業再擇業,騎著驢找馬,不要碰到一點困難就畏縮不前。 ”胡守鈞認為,不少“蟻族”頻頻換工作,是因為缺乏長遠的事業規劃。“如果他們清楚自己擅長什么,想做什么,并朝這個方向不斷努力,結果應該會比現在好得多。 ”
學會自我減壓
顧愷頡 上海心潮心理咨詢中心
一些大學生畢業后變成 “蟻族”,說到底,是他們向往都市生活和白領工作的心理在作祟。在一個圍城世界里,城外的人想進來,城里的人想出去。當有人往城里擠時,不也有北大學生賣肉、擦鞋嗎?所以,不管選擇在哪里生活或做什么工作,保持積極的人格特質才是適應和發展的重要基礎。
不可否認,高額房價等帶來的現實壓力客觀存在,但實際上內心的壓力是可以通過壓力管理來調節的。一個人如果處于持續長久的壓力狀態下,身心容易產生各種不良癥狀。這對于工作、家庭來說,都會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
[蟻族]
特指“80后”大學畢業生中的一個生存群體,高智、弱小、群居,年齡在22至29歲之間,收入在1000至2500元之間,聚居于城鄉結合部或近郊農村,形成一批“弱勢的強者”。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