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對校門,第一幢教學樓里第一個教室,是三原外國語學校少年MBA全球企業精英班所在地。7萬元一年的學費和徹底放棄高考、直指留學美國的目標使它有了一個別稱———“富二代班”。
認為錢能擺平一切的,學校不會收
7萬元一年的學費,入讀美國排名前100位的高校,12人的超小班額,“培養未來的企業領袖和行業精英”的目標,讓少年MBA全球精英班在三原校內名噪一時。
三原外國語國際部王主任認為,這是一個針對留學市場的高端項目。有的老師則指出: “這是一個專為富二代開設的班。”后者還拿出了“證據”。據說,今年5月,三原外國語學校校長楊能生去浙江參會,會上聽到了對“富二代”的教育問題的討論。很多“富一代”自身學歷不高,對子女的期望便格外地高。加之出國留學風氣漸盛,父母對國內教育的失望,子女對國外名校的向往,加之子承父業的慣式,使得出國留學幾乎成了“富二代”的標志之一。而出國留學也使得高考指揮棒失去了作用,不要應試教育、加強素質教育、為留學打牢基礎,成了“富一代”們對中學教育的主要期望。楊能生深感啟發,回到成都后便緊鑼密鼓地開始籌備。
王主任告訴記者,為慎重起見,“學校在開班前和一幫MBA、EMBA學員進行了座談”,反饋信息都在意料之中。今年6月,少年MBA全球企業精英班開始招生。“最開始想的是,哪怕只招到3、4個也開。”王主任說。市場的回應遠遠超出了他們的想象,前后約有30名學生前來報名。
中考成績并不是精英班招生錄取的主要因素。學校更看重對報名學生的面試結果,并要求面試時家長須陪同。這是為了便于篩選。問學生問題,大多數都是父母代言的,不會收。“這樣的孩子獨立性不強,出國去怕不能適應。”父母太矯情的,比如,認為錢能擺平一切的,不要來。“習慣了錦衣玉食,怕孩子吃苦的最好別來。”王主任說。
11名學生成為了少年MBA班的首批學員。
盡管王主任不愿意稱呼這個班為“富二代班”,但高昂的學費和留學的目標,讓這個班的實際構成最后“印證”了這個稱呼。11名學生的父母,有的是開悍馬車的煤礦老板,有的是開雷克薩斯的生意人,有食品企業老總、也有房地產開發商。
9月1日,少年MBA班開學了。
要學習如何注視對方
昨日上午8點半,少年MBA班正在上語文課。
因為不用參加高考,在這個班級,語文、數學的地位和政治、歷史沒有什么區別。“只要會考過關就行。”王主任說,會考合格,才拿得到高中畢業證,后者是美國大學錄取的必要條件。在這個以留學為目標的班級,地位超然的是英語課,外教口語、托福和SAT課程實訓,能占到總課時的1/3。
沒有高考的束縛,語文老師便可以天馬行空。這節課,語文老師周鵬杰大講象形字,上星期,他才教會這些學生認“人、大、天、夫”四個字。在普通高中語文教學中,是沒有象形字這一課的。但在這里,這卻是一門重要內容。“我們要求學生熟讀并理解四書五經。”周鵬杰說,學校對這部分學生的要求是,必須了解并熟悉中國傳統文化。這一理念甚至滲透到了其他課程———學生體育課上學的是長拳,勞動課學的是中國烹飪技術。
王主任解釋了課程設置的理由。“以烹飪為例。在國外,請人吃飯是打開交際的一個重要渠道。你請外國人吃其他中餐,他們多半不感興趣,你請他吃川菜,他樂顛顛就來了。”
在學生看來,象形字這樣的課程不僅有趣,也很實用。他們知道,這可以讓他或她成為一個“比較有內涵的管理者”,學生謝天說。他知道,自己留學歸來后,很有可能接管父親的沙廠。
作為語文老師,周鵬杰還擔任著禮儀教官的責任。前些天,他才剛剛給學生們講了人臉的上三區、中三區、下三區。“和領導說話時看向對方的額頭,和與你身份平等的人交談,則注視對方的眼睛,和下屬說話注意看他的嘴。”
學生們認真記錄下這些本不屬于高中生的信息,并很快應用到了實際中來。“你應該看著我的眼睛。”昨日,在采訪時,一名學生對記者看著她的下巴的舉動有些不滿。
雖說叫MBA班,但目前,學校還沒有安排相關的管理類課程。“我們剛剛開班,正處于摸索階段。我們會逐步完善課程。”王主任告訴記者,他們對管理課的初步設想是“實戰”為主。“你給學生講什么是人力資源管理,他們沒有實際管理經驗,聽上去肯定是一頭霧水,還不如組織他們到企業去,從員工打卡開始,一個一個環節地實地學起。”他說,這些學生的家長也很愿意將他們的企業提供給孩子們作為 “實訓”基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