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二日電(李瓊)基于漢字字形形式化描述方法的漢字輸入暨識別系統和留學生錯字數據庫已研發成功。這個系統成功解決了漢字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對于外國留學生漢字教學、服務漢語國際教育具有重大意義。
這套系統由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宋柔和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林民合作研發。
宋柔二十二日在北京語言大學召開的漢字字形處理技術研討會上說,這一成果旨在促進信息技術在漢字教學、典籍整理、漢字研究中的深層次應用。該系統也可用于典籍的文字保真輸入、檢索比對分析和出版,從而推進中華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推廣工作。
北京語言大學校長崔希亮說,漢語國際推廣的事業正在蓬勃發展當中,而怎么解決漢語難學的瓶頸問題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漢語教學的瓶頸問題,有很大一部分是漢字的問題,比如說怎樣處理留學生五花八門的錯別字,就是一個考驗,而這與漢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密切相關。
據了解,漢字輸入暨識別系統已輸入國際標準基本字符集中的全部兩萬多個漢字,并輸入了一批典型錯字,建立了歐美留學生錯字數據庫。數據庫中包含了從一千多篇留學生作文中抽取的全部錯字。數據庫還建立了高頻錯誤偏旁庫,對錯字、錯誤偏旁和錯誤筆畫組合進行了統計分析。
這個系統能使用輸入筆或鼠標輸入漢字,包括正字、錯字和變體字,無須訓練就能識別輸入的漢字。這一系統能與各種通用編輯器、數據庫工具結合,從而能在字形保真的前提下輸入留學生的作文,能建立留學生錯字數據庫,并能利用通用工具的各種功能,像處理正字一樣地處理錯字、變體字。(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