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滑坡的成人社會給天真未鑿的青少年出了一道怪題
不堪承重:少小防范性騷擾
性騷擾,本是一個困擾成人社會的問題,如今卻有“低齡化”的趨勢。近期,強奸與猥褻幼女案屢有爆發,其中尤以浙江麗水群體性強奸幼女案、貴州習水縣干部嫖宿幼女案最為惡劣,作案者居然有政府官員、司法干部、縣人大代表、教師等———而這些人,原本的角色應該是少女的保護者。
強奸堪稱是最暴力、最嚴重的性侵犯。而我們今天討論的是性侵犯情節雖輕但比比皆是的性騷擾話題。最近廣東省社會醫學研究會心理專業委員會調查顯示,有75%的中小學女生不知如何對付性騷擾;同時,廣州初中生近八成被訪者表示曾一次或以上在網上遇到“性騷擾”,即“不停收到帶有猥瑣成分的文字、語音訊息、圖片或影片 ”。
受到性騷擾與不懂應對性騷擾的“雙高”比例,令人咋舌。學校開展青春期性教育已有多年,但為何性騷擾仍屢聞得逞?瀏覽網絡,有家長投訴讀幼兒園的女兒被同班男孩抓傷私處;翻看新聞,最近番禺某小區保安猥褻小女孩被公訴;上個QQ,都可能被人要求視頻裸聊……在資訊發達、社會開放程度高的年代,性騷擾似乎來得更早、鋪得更廣、花樣更多,也更令人關注與憂心。
性騷擾呈低齡化趨勢
性騷擾其實并不是新玩意。記者發現,在成人世界里,大家攤開來聊,不少中青年女士都承認自己小時候也有過被騷擾的不愉快經歷,有些甚至十分過分,不僅是摟摟抱抱摸一把親一下那么簡單,但因為當時資訊欠發達、父母認知不足、環境相對單純等原因,極少甚至沒有對孩子進行這方面的精神疏導,造成的心理影響曠日持久。
世界衛生組織規定,青春期年齡從10歲到20歲。而目前中國女孩初潮年齡提前到9歲-11歲;男孩遺精的年齡也相應提前。盡管學生青春期提前,但他們的心智卻未相應成熟。幼稚的心靈更難控制那早熟的躁動,因而以往稱謂的“危險期”更添幾分盲動的危險;面對性騷擾也顯得更加困惑。
與以前的性騷擾有所不同的是,如今定義的性騷擾,不僅是傳統意義的、行為上的“耍流氓”,還可能是語言上的,還有一些新的形式,如手機短信、網上發帖、QQ聊天等,都可能造成一種騷擾。
選擇自我消化比例小
廣州市小北路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科組組長藍老師觀察發現,小學階段的孩子對性騷擾相當不了解,相反,家長對此關注度卻非常高,非常認同開展這類的課程教育,同時又很迷惘,不知道該如何教育孩子防范性騷擾。
藍老師說,就在十年前,自己剛入行時,遇到這樣的問題,還會覺得尷尬,但現在向孩子們解疑答惑則非常自然。
上世紀60、70年代的人成長為家長,他們面對性騷擾的態度明顯與上一輩不同。一位家長表示,自己小時候遭遇過幾次性騷擾,第一次告訴了父母,從他們的態度上看,覺得是“丑事”,以后就再也不敢說,只能“自認倒霉”,但心理陰影還是存在。因此自己當了家長以后,就格外關注此問題,從女兒稍有性別意識起,就開始灌輸“自保”觀念。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果孩子遭遇性騷擾,跨入新世紀的家長,較少會用避而不談的“駝鳥態度”來面對,也較少因 “家丑不可外揚”而讓孩子“自我消化”。他們更多開始尋求一些專業的幫助,如法律途徑、心理輔導等,也會上網發帖求助。從網上的回應來看,父母們開始用更科學的態度來看待此問題。
依然是個敏感銳話題
盡管對待性騷擾的心態更科學,但無可否認,這依然是個敏感話題。
記者通過網絡向發過相關帖子的網友表達了采訪意愿,但幾乎沒有回應。有個別網友同意采訪,但對細節問題都不愿詳談,也許因為不堪回首,也許因為覺得這是個人隱私沒必要公之于眾。
“不要造成傷害后再去補救!”愿意分享自己經歷的家長呼吁:性教育,要從小做起;對性騷擾,要從小防起。以積極的姿態去化解現實的無奈,即使難以啟齒,該面對的,總要面對。
逾半小學女生不知如何應對
-學校調查
上周,本報聯合廣州市先烈東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課題組在該校進行了青春期心理衛生調查,總共收回198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逾半數的孩子不知該如何應對性騷擾;同時有70.5%的人選擇希望接受相關的教育及指引。
本次調查是針對小學五六年級的女生開展的。有心理專家認為,小學高年級段的學生,正處于青春前期,這一時期生長加速,第二性特征出現,對他們進行適齡的青春期生理衛生與心理健康教育,非常有必要。
調查顯示:52.5%的孩子是通過家庭獲知相關知識的,還有近三成的孩子則是通過自己看書或網絡“自學”,通過學校的教育獲知的占21.7%。有2%的孩子承認曾經遭遇性騷擾,同時也有7%的孩子表示不清楚什么叫性騷擾。承認受過性騷擾的孩子里,被長輩親友騷擾的占了一半,被陌生人及同齡朋友騷擾的各一。
被問到“遭遇不適當的騷擾會如何處理”時,選擇“強烈反抗”的占43.94%;表示會報警的達到52.53%。同時,也有5%的孩子選擇“誰也不說”及“哭泣”;還有5%的孩子選擇“盡量忘記”。
超過七成的被調查孩子表示如果受到性騷擾會告訴父母,證明父母仍是這一階段孩子最信任的人及首選的求助保護對象。還有26%的孩子選擇告訴兄弟姐妹或朋友;告訴心理醫生及老師的比例分別為15%及11%;還有2.5%的人表示會“在網上隨便找人說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