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24日接受人民網訪談時指出,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評價,以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他說,目前有的省份已經這樣做了,這將是今后的發展方向。(詳見今日本報A14版)
戴家干的這番話并不新鮮。其實,“一考定終身”的壞處早就有了共識,用綜合素質測評來取代“一考定終身”這個改革方向,也早就有了共識。可一到如何落實綜合素質測評這個環節,公眾之間立刻就發生了分裂,因為綜合素質測評的實質,就是將考生加分和推薦的力度、范圍擴大而已,參照過去考生加分及推薦制度中存在的種種貓膩,許多人都擔心在沒有找到合理公正的評價學生整體素質的機制之前,這種改革會導致更多的環節進行自由裁量。
細想確實是這樣。每個學生平時各項素質的評價,先由他每年的語文、數學、體育等許多老師作出,最后由學校中層、校長去定奪;學生通過某些競賽獲得的榮譽或特長,依賴競賽組織者、評委的認真把關;考生平時所做的社會志愿工作,要依靠這類組織的準確記錄,也就是說,一個學生的綜合素質,要靠幾十甚至上百人尤其是關鍵環節的負責官員秉公無私、瑣碎而認真的工作才能實現,如果其中的一個關鍵環節被人情或權力染指,綜合素質測評就立刻變形。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當前兩個環節出現了問題,我們應該用權力監督機制來彌補,可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對于學校在考試、錄取中出現的問題,行政及司法機制主動介入的不多,媒體更是無法有效參與,比如學生中學階段的評介材料不是公開的,高考及錄取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都被列為高度機密的。
總之,要想走出“一考定終身”這個死結,就不能讓高考考生綜合素質的全面評價權和錄取權、淘汰權繼續運行在封閉的、缺乏有效監督的權力系統之內。 作者:岳建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