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新聞,成了今年兩會一號提案的佐證。廣東省教育廳舉辦的“到農村從教供需見面會”上,一位林姓女生闖到正接受媒體采訪的教育廳官員面前問道:不是說農村缺教師嗎,為什么對我這樣的大專生一點機會也不給?這位女生,讀了5年英語師范專業,英語過了六級,教師資格證也即將拿到,但一上午走了若干個攤位,沒有一家愿接收她的簡歷,都說只要本科生。
這個戲劇性的場景,極其真實地印證了當下就業問題特別是大學就業難的嚴峻性;這也是今年兩會政協的一號提案,為什么是致公黨中央提出的關于解決就業問題的現實背景。能否就業不僅關乎經濟來源,也關系到求職者的尊嚴即心理感受和社會地位。一般地說,就業問題關系社會安定;而應屆和往屆積沉的上千萬待業的大學畢業生若找不到工作,那就更可能是一個社會危機信號。致公黨現任9位主席和副主席,有7位擔任過大學校級領導,他們絕不是“杞國無事憂天傾”。在我看來,大學生就業難尤須重視,不僅是他們比失業的農民工更集中、能量更大因而“更可怕”,而且因為他們投資更多、期望值更高而“退路”和抗挫折經歷更少。特別是窮人家苦讀出來的孩子,背負著一家人“翻身”的希望和債務,又無力選擇讀研避過經濟衰退周期,就業不成更著急。
兩會會場內外,大家都在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支招兒。有近期措施建議,如修改《勞動合同法》關于不得隨意解雇員工的規定;有中長期措施建議,如延長大學和高職學制一年,第一年搞軍訓。這類建議我看很不靠譜兒:前者不愿正視勞資關系早該調整,不如搞崗前培訓、見習等方式兼顧勞資又切實可行;后者采用的拖延戰術,回避不了現實矛盾,反而加重貧困家庭學生的負擔和怨尤。大學生就業難是社會綜合征,必須找準并發的病因和癥結,長短期療效結合,用“復方”下藥治療。
據我粗略的觀察,學校的盲目擴招和專業設置、學生的就業觀念、經濟結構的不合理、民營企業的發展不順利、社會權利的不公不平,都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
林姓女生質問“為何當初要培養那么多大專生”,其實問題提得不準。是因為大學本科生擴招得太多,“蓋”著了大專生,才使她想到農村基層(包括偏遠小學)任教也不得。而你看只要是個大學都成立了新聞系,無非因為辦學成本極低,它們的畢業生好找工作那倒不正常了。
央視的倪萍和崔永元在兩會上“斗嘴”,一個說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有問題,應該放下身段;另一個說是社會招人有問題,例如懂四門外語的女生求職賓館前臺服務員也不可得。他們說的各有一定道理。大學生“轉變”了觀念又怎樣?他不是想“就業”,而是像李嘉誠、王永慶一樣自己去創業,這就遇到兩個問題:一個是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會長、原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保育鈞所講的,國家為扶持中小企業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在地方上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政府應對這次經濟危機的產業振興策略,可能使民營經濟更加邊緣化。另一個是郎咸平一再講過的,中國偏重的制造業附加值低而且不需要中高級人才,服務業大發展才能大量吸收知識型人才。歧視民企和忽視第三產業發展之外,當然還有政府工作人員從管制尋租向公共服務轉型的問題。創業環境不改變,想“自雇”創業談何容易?
大學生想到國企做個工人,比如愿意“放下身段”做個公路收費站的員工,容易嗎?不必諱言,不少國企和事業單位存在“世襲”現象,本系統本單位的子女優先,底層特別是農村出來的畢業生再優秀也競爭不過人家。除了非國家統考不可的職位之外,有個有權有勢的“畢姥爺”,一個電話就把位置給占了,“氣死你”……
醫治這些阻礙大學生就業的綜合征,應該從現在就著手,中長期生效的措施并不會妨礙當前的對策。否則,問題越積越多,經濟危機過去了也還會有青年失業困擾,比如這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法國和希臘。鄢烈山(《南方周末》高級編輯)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