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到一個故事,講的是鄰居如何相處。故事大致如下,一日,某家來了親戚,大家圍坐談孩子教育,談到熱鬧處,主人舉例說隔壁就是因為家教不嚴,孩子初中就偷別人東西。正說時,主人發現門沒關,而鄰居正好出門……故事告訴大家,不要在背后評論他人的是非,實在忍不住要評說,就應把門關起來,悄悄地說。對此,我是接受的。他人和他人家的事,是他人的私事,容不得別人干涉。
眼下有另一個故事,看上去似乎與這故事頗“類似”。《青年時報》2 月18日報道說,今年自主招生面試期間,上海交大的老師出了這么一道題目,“談談你對浙大院士課題組成員論文造假的看法,如果你是浙大校長,你會如何處理這件事情?”消息傳到浙大學子耳朵里,被學生貼到校內網上,很快點擊率就近6000,許多浙大學子有些無法接受,認為“上交(大)這種做法很不厚道”,為搶生源,顧不得兄弟學校情誼,“撕破臉”。
如果把上交大和浙大,視為兩個“小家庭”,那么,以上兩個故事,就完全“對應”:我們這個“家”,出了“不好聽”的事情,你們這個家,最好不要亂說,至多私下里說說。更何況,兩個小家庭的大家長是一個,都是直屬教育部,簡直就是“兄弟”,只不過自立門戶過日子而已。
這基本上成了一個心照不宣的規則:這幾年來,每每“兄弟學校”出現教育丑聞、學術丑聞,不但“家庭”內部成員不公開評說、不“擅自”表態,兄弟學校也大多保持沉默。如果有誰打破這個規則,多半被認為“不厚道”。上交大的面試考官,顯然沒有遵守這個“規則”,“居然”把兄弟高校的學術不端事件作為考題,這讓對方情何以堪。來日,本校若出個什么漏子,對方如法炮制,兄弟鬧起來,多么不和諧。
但是,大學從本質上說卻不是“小家庭”,作為國家投資舉辦的學校,用的是納稅人的錢,所以大學發生的事,不是“小家庭”的私事,可以秘而不宣地當隱私藏起來。一所學校的學術不端,是公共事件,不但社會可以監督,“兄弟”學校也可以列舉,無須回避。
遺憾的是,無論是大學的領導,還是師生,似乎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浙大一位老師說,“撇開學校來說,作為社會熱點事件,這種事情是可以談論的。”為什么要撇開學校呢?讓人搞不懂。他的解釋是,“如果問題涉及到兄弟高校,而且是負面的、情況還未查清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就可能會不太恰當。”原來如此:負面的。
愛惜集體榮譽之心,是值得鼓勵和肯定的,但是,集體的榮譽,不在于對“負面”事件的撇清、遮掩、回避,而在于正視。一個集體的成員越能認真正視、反思發生在自身上的問題,越顯示出集體的強大。此次檢舉學術不端的老教授,就是浙大校友,誰能否認他愛護母校聲譽的心情呢? 上海 冰啟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