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在上海寶山一個富有家庭的80后男青年曹路,通過網絡游戲認識了浙江某市的女青年阿蕓,并確立了戀愛關系,但曹路父母卻認為阿蕓與兒子“門不當戶不對”,堅決不同意這樁婚事。在經歷一次不愉快的爭吵后,失去理智的曹路舉起鐵榔頭朝父母頭部一陣猛敲,父親當場斃命,母親則身受重傷入院急救。(《新聞晨報》1月22日)
這場人生悲劇,令人唏噓。有人將此歸罪于“80后”的自私、不懂得感恩、不孝。然而仔細分析整個事件,迷失的家庭教育其實才是“罪魁禍首”。
曹家的家庭教育,首先以物質的給予,代替做人的引導。根據報道,做生意的父親和母親對兒子百依百順,親朋好友更是對他寵愛有加。2006年,父母花了數十萬元資助曹路赴澳大利亞留學,曹路入學后沒多久,父母又為他購置了一輛名牌轎車,這讓曹路在同學面前異常光鮮。去年6月曹路回國,父母又給他買了一輛奧迪轎車。但在不斷的物質滿足之外,父母卻對孩子的精神世界不甚了解。2007年曹路經歷了一次生意場上的失敗,向父母拿來投資的錢被騙,內心異常沮喪,由此可見他很想有所作為。而幫助他走出沮喪的,不是父母——也許在富有的父母看來,孩子生意成功與否并不重要,錢被騙、虧了也無妨——而是在網上認識的阿蕓,在善解人意的阿蕓開導下,他逐漸從投資失敗的陰影中走了出來,找到了自信和對生活的熱情。
其次,以粗暴的干涉,代替平等的溝通。如果說因兒子所談女友是“外地人,家境普通”,父母明確表示反對這樁婚事,這尚屬于傳統觀點問題,那么,父母有意無意地對孩子的行蹤進行監控,偷看孩子電腦里的聊天記錄,就涉及侵犯子女的隱私和尊嚴了,這不但不利于問題的解決,反可能進一步加深家庭矛盾。很多時候,家庭教育就因父母對孩子權利的粗暴干涉,而走上無法收拾的局面,即便孩子最終向父母妥協,也滿懷怨氣。
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父親居然以“拿鐵榔頭敲自己的腦袋”這樣的“苦肉計”逼孩子放棄自己的選擇。與其說這是“教育”,還不如說這是“恐嚇”,父母與孩子都完全失去了理性,在失去理性的環境中,什么嚴重的后果都可能發生。
“不親而教”等于無教。不少父母認為,只要給孩子創造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滿足孩子的物質需要,就盡到了父母的責任。反過來,他們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圖,去學習、生活,這就是簡單的物質交換思想:物質交換分數、物質交換“聽話”,而這種“交換”過程中,缺少了親情,缺少了做人教育,將家庭關系也“功利化”。
簡單地說,家庭教育的核心在于父母怎樣用愛心和耐心教育引導孩子做人,不是簡單滿足子女的物質需要,也不是用物質去交換孩子的所謂“成長”。此起弒父案,有諸多偶然,但值得每個家庭引以為戒。
上海 冰啟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