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一官員日前表示,新課改高考將改變“一考定終身”。這一說法迅即引來多方質疑。不少網友認為,將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列入高考考核體系,或將造成新的高考不公平。專家認為,誠信度加制度性保障,才能保證高考改革的公平和透明。
聲音
教育部一官員稱新課改
將終結“一考定終身”
“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將被徹底改變。說這話的,是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主任戴家干。
4月24日,戴家干接受人民網訪談時表示,已進行新課改高考的省份,把學業水平測試作為高考總分的一部分,作為錄取的參考,“今后的高考制度將包括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評價,以改變‘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
這樣的省份今年已經達到11個。戴家干介紹,新課程改革是中國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改革措施,現在已有將近20個省從初中到高中全面推開。
戴家干的話意味著,新課改高考,將成為高考改革的發展方向,而加入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將徹底改變“一考定終身”這一高考頑疾。
“一次考試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終身。”他表示,對于一個孩子的成長來說,不僅僅要看一次高考考試的成績,也要看平時的學習情況,就是學業水平測試,以及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綜合素質,也就是綜合性評價。
“目前,有的省份把學業水平測試作為高考成績的一部分,或者把綜合評價作為錄取的參考,這將是今后的發展方向。”戴家干表示。
自2007年開始,山東、廣東、寧夏、海南、江蘇分別實行了新課程改革后的高考,2009年,遼寧、天津、安徽、福建、浙江也將實行新課改高考,再加上國務院批準的教育改革綜合試點地區上海市,今年實行新課改高考的省份將達到11個。
現狀
新課改近一年 學生負擔未減輕
去年秋季開始,我省正式跨入新課改時代。2008年入學高中的新生,將在2011年成為河南新課改后,第一批參加高考的學生。
新課改帶來很多新變化,教材是新的,老師的教法是新的,有些科目也是新的。僅就課程而言,原來,高一只開8門課,語數外是重中之重。新課改后,增加了4門新課,要學的課程達12門,擠占了不少主課課時。
“按要求語數外每周4個課時,但那樣根本完不成教學任務,主科老師有意見。”鄭州市區一高中的老師說,為完成任務,學校只能把周六也排得滿滿的,新課改并沒讓學生擺脫周末補課的“噩夢”。
“新課表看著好看,但也有問題。”鄭州市一高中的老師說,音樂、美術之類的課程高考并不考,有些學校只是為了應付檢查并不真正開,不過從長遠看,開齊各門課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有好處。
有學校發了新教材,老師還要學生借老教材,他們擔心新課改后學的內容太淺,到時跟不上高考的指揮棒,講新內容時,穿插老教材的內容,可以讓學生高考時不吃虧。
“改來改去,反倒是加快了教學進度,加重了學生負擔,基礎不好的孩子學起來會比較吃力。”一位高一學生家長說,科目增加,課下老師還會布置各種作業,比如名著閱讀、學習探究以及社會實踐等,學習負擔一點不見減輕。
質疑
將給高校入學選拔帶來新的不公
僅僅通過推進新課改高考,真的能改變高考“一考定終身”這一現狀嗎?
按照戴家干的說法,不再“一考定終身”的出發點在于,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兩項指標,將作為高考成績的一部分,供招錄高校參考。
這一說法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記者翻閱各大門戶網站網友評論發現,質疑的聲音主要集中在一點: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價,這兩項評價指標,或將給高校入學選拔帶來新的不公平。
事實上,即使在實行新課改高考的省份,考生的高考成績仍然是高招錄取的決定性因素。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副院長張景華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高校要按統考科目成績、學業水平考試等級和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擇優錄取,但這并沒有動搖高考成績這個因素的重要地位,高考成績依然是劃線和錄取的主要依據。
而在這些省份中,眾多考生和家長所關心的首要問題,也是對于公平操作的擔憂。浙江不少家長就表示,考生一方面要應付高考,另外又要應對學業水平測試,等于“考上加考”,無疑更加重了學生的負擔;“而綜合素質的考核,決定權在學校,這種主觀性的評價,會不會出現暗箱操作?”
綜合素質評定,可能淪為“蓋個章”
“如果將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評價作為高考招錄的一個依據,‘一考定終身’的考錄方式將會得到改變。”鄭州五中老師王勇說,高考制度是根源,只有高考制度變了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但在執行過程中,能不能很好地落實是個問題。例如按照規定,社區服務會占2個學分,但有學生拿著表格到社區蓋個章,就能輕松拿到2個學分。這樣的綜合素質評定只能流于形式,鄭州中招過程中遭遇的尷尬正是前車之鑒。
“鄭州中招考試,綜合素質評定也是一項內容,起初,學校把關很嚴格,省級示范性高中對綜合素質評定的等級要求為A,現在已放寬到C及以上,綜合素質評定已成為附帶形式。”鄭州市一所高中的老師說。
鄭州47中高一學生胡楚云則認為,只要學校建立有一套合理的考評制度,綜合素質評定會在引導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上起到一定作用。
建議
誠信+制度,才能保證高考公平
胡楚云的“只要”,正是引發這場討論的核心問題所在。
“一套合理的考評制度,似乎沒來得及跟進,新課改高考的改革缺乏制度性保障。”國內知名高考升學指導專家李金和表示,一旦高中學校在學業水平測試和綜合素質評定這兩項重要指標的考評上,無力做到公正、誠信和透明,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考生的就學命運,更會讓高考制度改革無功而返,整個教育價值體系受到傷害。
“要堅持高考,但是不能一次考試定終身。”中科院院士朱清時日前表示,現在而言,高考仍是我國對于農村貧窮子弟最公平的宣判,“如果不做高考的話,大家都靠家庭背景去入學,高考就亂了”。
“綜合素質評價要誠信。”朱清時解釋,現在社會上不誠信的事情越來越多,以至大家不相信綜合素質評估跟平時成績的考核。所以現在全社會應該把誠信力這種品質重新樹立起來,“從這個方面入手,我想高考問題才能真正解決”。-河南商報記者 吳靜 張高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