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記者 錢鈺 報道
全國競賽獲獎者直推評定排名直接上升10—30位,優秀學生干部排名上升8位……本周起,滬上不少高中都在開展自主招生直推生的推薦工作。記者了解到,部分學校出臺的直推評定方法引發熱議,將競賽等表現折算成可觀的名次排位,一些學生的排名甚至出現了負數,讓人質疑評定方法是否科學。學校則認為,直推政策向特長學生傾斜,希望為“偏才”、“怪才”提供讀名牌大學的通道,這正是自主招生的真正意義所在。
學生直推排名驚現負數
北大的“校長實名推薦制”最近被炒得沸沸揚揚,關于直推生的評價標準、程序的確定過程備受關注。為此,本市一些示范性高中也是絞盡腦汁,有學校直接將競賽表現折算成名次排位。在學業成績排名的基礎上,如獲得全國競賽二等獎、三等獎排名再直接上升10-30位,優秀學生干部排名上升8位等。
“照這種算法,理科班里起碼有十幾位同學的排名會出現負值,真是讓人看不懂。 ”高三學生小王告訴記者,近期,高三年級大會中公示了直推生的評定方法,不過,他對此有疑惑,這樣的評定是否民主科學,直接提升排名的做法是否略顯粗陋?“在激烈的直推競爭中,我們為排名能提升一位都得費上九牛二虎之力,競賽學生則像坐上直升飛機,30名的幅度是否大了點? ”
對此,一些參加競賽的學生很委屈,他們為了競賽犧牲、付出了太多。“或許我們的平時成績不如非競賽學生拔尖,但如果把花在競賽上的功夫用在平時學習中,成績估計也不會比非競賽學生差。”一位獲得全國競賽一等獎的學生如是說。
為特長學生提供通道
將競賽等表現直接與排位 “掛鉤”,部分學校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們認為,中學有制定推薦方法的自主權。自主招生制度最早的用意就是選拔特殊人才,為“偏才”、“怪才”提供讀名牌大學的通道,而不是以高考成績為導向的。 “學校也很無奈,不把各種表現都折合成分數作為評判標準,那么還有什么排名更能讓學生接受呢? ”
此外,一些老師也表示,直推政策向競賽學生傾斜,學校認為他們去參加自主招生的贏面大,這樣每年能獲得盡可能多的直推名額。對于直推評定辦法,學校做到了公開透明,直推名單也將進行公示,接受學生家長監督。
記者從多所學校了解到,他們對直推的評定方法各有不同。不少高中都新近成立了畢業生工作領導、監督小組或推優小組,學校會事先征求學生意愿,并結合大學要求,根據學生高中三年的綜合表現進行推薦,“我們會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在校表現和個人特長進行綜合排位,若兩位學生排名相近,肯定優先考慮競賽學生。 ”某示范性高中教導處陸老師說,雖然他們不會直接與排位掛鉤,但競賽等表現同樣也是直推評定的重要標準之一。若學生對公示名單有疑問,可向學校提出。
高中應形成長效推薦機制
不過,記者也發現,部分學校對直推評定標準的細節也是諱莫如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雖然整個名單的出爐都有嚴格的程序,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過堂,但有些東西不能解釋得太清楚,盡管學校制訂了規則,但有些學生某次考試發揮不好,他就會質疑為何這次考試權重要占20%,而不是10%呢? ”一位老師私下說。
對此,高校招辦老師也表示,學校將直推權下放給學校,至于評定細則,如學習成績、競賽表現、社會活動等各占怎樣的權重,完全由中學決定。“我們要求,這個規則是受到師生認可的,排名是經過公示的,并接受全校監督。 ”
“在自主招生的多元評價標準中,應該把學生的特長表現作為一項評價標準,賦予相應的權重,自主招生的評價標準由學校教師委員會討論決定,應清晰、明確、具操作性,家長委員會可監督這樣的評級操作、公平執行。 ”高考問題咨詢專家熊丙奇教授表示,雖然,對于任何評價標準的制訂,都會有不同的意見,不可能十全十美,獲得所有人認同,這本就是一個利益博弈和協調的過程。因此,應該有明確而清晰的標準;標準需討論決策,將爭議納入審議過程;家長參與監督。只有這樣,各方疑惑才會減少。
另外,也有專家建議,高中應形成長效推薦機制,既然自主招生、直推已行之有年,那么高中學校就應盡早形成固定、明確的推薦辦法,并盡早公布,讓學生從進校開始就可自主選擇發展路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