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古怪的詞匯———“被就業”,近期成為網絡流行語。
它源于一名外地大學生網友發的帖子。據他稱:自己到人才中心辦理檔案關系轉接時,發現一張蓋著大紅印戳的《就業協議書》顯示,自己居然已經就業了,并白紙黑字寫著就業單位的名稱,但他壓根兒就沒聽到過這家公司。此帖一發,引發許多網友共鳴,紛紛講述自己的“被就業”經歷。
大學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也越來越受社會關注,尤其在全球金融危機形勢下,就業率更是個敏感詞匯。“被就業”現象為何發生?如何客觀看待就業率?
學生為何“被就業”
高校統計畢業生就業情況,有簽約率和就業率兩個指標。根據教育部口徑,簽約人數包括就業報到人數、升學人數、出國人數、定向委培人數、國家地方項目人數五種;就業人數除了簽約人數外,還包括簽訂合同就業人數和靈活就業人數。這些都需要有佐證材料。
一些高校就業部門的老師告訴記者,在學生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學校或老師偽造一個就業單位,蓋章簽字,這種完全造假的行為,即使有也是極個別的。
而學生知情的“被就業”現象確有存在。比如,臨近畢業了,學生還沒找到工作,老師很著急,反復催問;實在沒辦法了,就幫學生聯系曾經實習過的單位,在就業協議上蓋個章,學生也認可。其實,單位和學生之間相互都“看不中”,只是走走形式,算是已經就業了。但這樣的“注水”就業率,很難查證。
為何會出現“被就業”現象?在就業形勢嚴峻的情形下,高校的就業率成為學生、家長、教育主管部門,乃至全社會關注的目標。不少高校為確保高就業率,與院系簽訂就業承諾書,在學生離校前一定要完成相當比例的就業率,且是否完成任務,與院系評優密切掛鉤。院系則把就業壓力傳遞給教師,獎罰分明。而每一屆畢業生離校時,高校必須向教育部門上報就業率,如果就業率低,當然顏面無光。更重要的是,根據教育部門規定,就業率還與專業的停辦、減招掛鉤,關系高校專業的生死存亡。
“注水”就業率怎樣遏制
21世紀教育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教授認為, 國家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這一重大民生問題,近年來出臺了一系列就業政策,而“注水”的就業率,將使國家對大學生真實就業情況失去掌握,使就業難的矛盾得不到及時化解,并將誤導下一步的教育政策和就業政策。“注水”后的就業率也失去了對教育質量的評價作用,失去對專業設置、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模式的適度調節作用,造成教育與就業的惡性循環。為完成就業指標,讓學生隨意在就業協議上簽字,有悖高校所倡導的誠信教育。
對“注水”就業率如何遏制?教育專家認為,畢業生就業率,不能由高校自行統計、上報教育管理部門發布,這難以保證客觀準確。應委托具有公信力的社會中介機構,對高校畢業生的工作單位、具體崗位、薪資待遇、用人單位評價等進行調查。
就業信息應該更加公開化、透明化。如今,不少高校每年都會將各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地區、單位性質、層次、薪酬等信息匯編成冊;教育部門也會將各高校的就業信息匯總,進行統計,編制“就業白皮書”。但是,這些就業信息大都“養在深閨”,作為“內部資料”。事實上,就業信息如果能面向公眾,那么“注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何客觀看待就業率
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就業率固然重要,但不能與學校的撥款、招生指標、專業生死直接掛鉤,在如此密切的利益關系下,“注水”甚至造假的原始沖動難以杜絕。就業率應作為一種公開信息,提供給受教育者,以便他們更好地選擇高校、選擇專業;提供給高校,以便高校調整專業設置和課程設置;提供給用人單位,以便用人單位能招聘到適合自己的大學生人才。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生處處長經曉峰指出,就業率只是一個單純的數據,高校不能光滿足于高就業率,還要分析畢業生就業的專業對口率,職業發展通道是否順暢,畢業3-5年內的發展空間和后勁等。這樣才能使就業信息真正服務于教育。
高等教育大眾化背景下,大學生仍是寶貴的人才資源。高校不能僅僅為完成就業率,僅僅從學校利益出發,而把學生“推”向工作崗位。這樣會造成崗位穩定性差,國家的相關資源被浪費。高校需重視就業指導和服務,營造良好的促就業氛圍,把大學生就業、擇業與職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幫助學生人盡其才。
記者 徐敏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