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司建議:廣州可“先行先試”擴大公辦幼兒園規模
本報今天消息 記者夏楊報道:地方財政集中投向少數機關幼兒園,等于只有少數“系統內”人員的子女才能享有優質教育資源,這會否造成社會不公平?機關幼兒園是否應該剝離出來,對所有百姓子女開放?對此熱點問題,本報記者今早致電教育部咨詢。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回應說,全國各地情況不同,許多機關幼兒園 “市場化”后已在轄區內開放了,但問題是公辦資源不足,不得已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
機關幼兒園“市場化”開放
目前,公辦和民辦幼兒園同時存在,并且公辦資源嚴重不足,很多家長希望將子女送到公辦幼兒園,但拿不到名額,無奈只能讀高價民辦幼兒園。各民辦幼兒園收費標準不同,辦學條件也有很大差異,市民疑慮頗多。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說,目前的公辦幼兒園,一般是計劃經濟時代由機關、企事業單位等根據內部子女需要“集體辦園”辦起來的,“市場化”以后,大多已向轄區內(區級協調)全體民眾開放了。但問題是這些公辦幼兒園的辦學能力有限,比如一個機關幼兒園只能招收200個孩子,機關系統內有100個孩子,那么這 100個指標必然是對內的。但若“系統內”招收完后名額所剩無幾了,就會出現普通市民子女苦無公辦幼兒園可上的情況。“大家都想上某個幼兒園的話,他們不得已就只能采取一定限制措施,先滿足‘系統內’的需要便是一種辦法”。
教育部不搞“一刀切”政策
許多市民質疑:機關幼兒園的投入都來自公共財政,是納稅人的錢,應該對全民開放,不然怎保公平?對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承認:“目前的確存在不公平!不過這方面教育部對各省區只是業務上指導,并不能強制出政策。幼兒園的名額限制規定往往是區級作出的。各地市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可以積極向政府反映民意,促進政府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面對這種不公平現象,如何才能解決?基礎教育司說,最好的辦法是政府多投入,多辦公辦幼兒園,滿足群眾需求。“目前幼兒園教育的投入都是地方財政出資,因此辦多少公辦幼兒園是各省各地定的,比如考慮當地有多少適齡孩子、需要多大投入、財政的承受能力等。各省區的經濟情況各不相同,教育部也不會出臺‘一刀切’的政策規定”。
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是大趨勢
對這種不公平現象,已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將幼兒園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疇。對此,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回應說:“目前全社會正對這個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我們也非常關注。可以說,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園納入義務教育是一種發展大趨勢!”
不過,該司也說,目前就全國教育發展整體情況來看,普及義務教育剛剛完成,要求全國各省區將幼兒園統一納入義務教育,目前還不具備條件,未來一定會這樣!“目前公辦幼兒園資源短缺,造成一些不公平現象,我們也希望各地考慮經濟條件,不斷擴大公辦幼兒園的數量、規模,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需求。”
廣東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能不能在這方面先行先試?對此,該司回應:“各省區可以根據本地情況制定符合自己情況的發展規劃,經濟情況較好的省區,可以先行先試,加大投入擴大公辦幼兒園規模。比如廣州、深圳等珠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可以率先這樣做!”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