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8時02分報道,經歷了六月初緊張的高考之后,轉眼到了六月末,考生們的心情又再度緊張起來,因為馬上要到高考成績公布的時間了。
不過緊張的不只是考生,還有準備招生的各大高校,紛紛摩拳擦掌的準備開始爭奪高考狀元了。
比如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該校今年以12萬元高額獎學金“懸賞”總分狀元,而且四年學費全免。這是目前廣東省內高校開出的狀元最高價,也刷新了廣外及南方醫大、華南農大三所高校保持的10萬元最高紀錄。
不只是廣外,在廣東還有多所高校延續往年的老規矩,設立“高考狀元獎”,也都是以萬來計算,為了爭奪狀元,眾多高校真是不惜血本。
不過結果如何呢?以廣東省的狀元們為例,在獎金誘惑下,他們還是直奔北大、清華等名校,這就使得獎金懸空了很多年,即便今年的獎金再創新高,但是結果恐怕也不難推測。
當高校的熱情遇上狀元的冷水,能否招來英才的最終標準還是學校的辦學實力。用巨額的獎金去吸引狀元,與之相比,可能只差一兩分的榜眼、探花們,在物質和精神上的待遇卻是天壤之別。在幾分的分差中,偶然因素往往起更多的作用,并不能完全衡量一個學生的能力。
所以對于高校來說,當更多的優質生源還在尋覓婆家,把寶貴的高等教育資源和巨額的獎金集中到狀元手中,似乎有些一葉障目。高校爭奪狀元無非也是為了增強學校的聲譽,提高生源的質量,而真正提高生源質量的,不在于一兩個狀元的加盟,而在于有更多優秀學生的加入。
而當狀元們帶著這樣一份光環走進大學,也很難保證他們同樣能帶著光環走出大學。對歷年高考狀元就業情況的報告顯示,成為社會精英的高考狀元并不占多數。所以,這些學校別光顧著用高額獎金把狀元們招攬到自己的學校,別光顧著用狀元來為自己的學校增光添彩,更重要的是,如何使好苗子真正成為人才。
王安石的那篇“傷仲永”中的智慧我們應該好好汲取。正所謂“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參與互動(0) | 【編輯:李季】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