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類運動場地共85萬多塊,其中65.6%都隸屬教育系統,如果這些場地都向社會開放,居民們可能步行幾分鐘就能到達一個運動場進行鍛煉,這對推動全民健身是最大的支持。” 在政協小組討論中,來自首都體育學院的霍建新委員提出了“加快本市學校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的建議。
霍建新介紹,從1997年開始,市體育局、教委就積極推動學校體育場地向社會開放,但12年過去了,全市1785所中小學中,目前真正實現開放的只有716所,僅占40%。
開放受阻的原因主要有三個:首先是學校有后顧之憂,害怕社區居民在學校鍛煉發生意外傷害或者運動傷害沒人承擔醫療費用。第二是如果學校場館“無照經營”問題不解決,肯定會影響開放的積極性。此前一所知名大學的游泳館就因此而被罰款20萬元。第三學校都是“收支兩條線”,學校所有的收費都要上繳,學校的運轉經費則由上級固定撥款。也就是說,學校開放場館要進行管理、維護,還要擔心安全問題,但這些額外的付出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
政協委員、東城區教委主任蔡福全介紹,自己正要提關于建立“學校體育設施向社會開放工作安全保障機制”的建議。在實際開放過程中,確實出現過意外傷害治療費、誤工費糾纏不清的問題。東城區目前的做法是由區財政出資,每年給轄區內的學校上保險。因為有了保險,東城區40多所中小學都放心地向社區開放了體育場館和設施。蔡福全建議,將東城區的做法向全市推廣,由政府出面協調為保險買單。
政協委員、原市人事局局長辛鐵樑建議,可以用加大對學校補貼的方式使學校獲得回報。針對學校開放場館的保險和補貼問題應該建立相應的機制,使其真正可操作,以推動全民健身。
本報記者 李莉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