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北京市2006年首批選聘的近2000名大學生“村官”在3年合同期滿后,92%已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實現了大學生“村官”既“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又“流得動”的良性循環。
據北京市委組織部和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介紹,2009年,為做好首批“卸任”的大學生“村官”的再就業工作,北京市提出促進合同期滿大學生“村官”流動發展的八項政策措施,具體包括:一是鄉鎮增加專項事業編制,選拔優秀者派到行政村工作。二是選拔優秀者續聘。三是支持“村官”自主創業,可減免行政事業性收費,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四是定向招錄基層公務員。五是選拔符合條件的作為社區專職工作者進入社區工作。六是推薦到各類企業就業。七是各區縣和各企事業單位積極挖掘本系統和本地區就業資源。八是鼓勵考研,享受筆試總分加10分的政策。
在此基礎上,北京市向各用人單位提供合同期滿大學生“村官”數據庫,先后組織面向他們的公務員考試、鄉鎮專項事業編制人員考試、社區工作者考試,舉辦合同期滿大學生“村官”雙向選擇洽談會,提供了約3000個工作崗位,確保他們的“出路”暢通。
經過努力,北京市92%的首批合同期滿的大學生“村官”走上了新的工作崗位。其中,各級公務員崗位招錄占20%,進入鄉鎮專項事業編制和其他事業單位的占20%,續聘的占7%,到社區工作的占16%,企業錄用的占23%,考研、自主創業和進入其他崗位工作的占6%。對于尚未落實工作崗位的,由各區縣人才服務機構逐一登記,采取跟蹤服務。
本報貴陽12月1日電(記者龔金星、汪志球)日前,貴陽市47位村、居委會(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正式成為國家公務員,被提拔任命為鄉鎮、街道、區直機關副科級干部。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說,要打通并建立“村官”提拔任用的科學機制,不能讓老實有才干的“村官”吃虧。
貴陽市委組織部對全市“村官”進行摸底調查發現,優秀“村官”能力突出,但很多文化程度低,年齡偏大。為讓老實有才干的“村官”工作有干頭,政治上有奔頭,貴陽市拿出47個副科級領導職位,嘗試從村、居委會(社區)黨支部書記、主任中公開選拔。在選拔條件上對村官“放了一馬”,降低了學歷要求,放寬了年齡限制和任職年限,確定任職3年以上、中專(高中)以上學歷、42歲以下的報名條件。
在試題設計上,貴陽更注重考察“村官”掌握方針政策的水平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考察時把實績和公信度擺在突出位置。共發放書面民主測評征求意見表2.16萬余份,意見征求到每家每戶,群眾平均參與率達85%。真正做到“不留情”,在確定的擬任職人選中,12名筆試和面試綜合成績靠前的人選,因考察有問題沒有得到任職。通過報名和資格審查、筆試、面試、體檢、組織考察、討論決定、公示和任職等程序,最終47位優秀“村官”從226個競爭者中勝出,平均年齡38.8歲,大專及以上學歷23人。
其實,正因為艱苦才磨煉人,正因為復雜才長本事,正因為認干不認說才能養成務實作風
——摘自仲祖文《讓基層之路越走越寬》
(2009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第1版) (記者王建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