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今年一律不再公布高考狀元名單!”昨日,面對門外苦苦等候的各路記者,廣東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楊開喬擲地有聲。去年,楊開喬就在新聞發布會上公開表示,“明年廣東不再公布高考狀元”,今年果然言出必行。(見6月27日的《北京青年報》)
在“高考狀元”被學校、媒體、商家、社會各界熱棒的背景下,不公布“高考狀元”,避免“高考狀元”遭炒作,確實顯得“另類”。因為以往炒作“高考狀元”,既導致了學校、家長“惟分是舉”,使一些學生成為了應試教育的犧牲品;又導致了學校為爭奪生源搞不正當競爭,助長擇校歪風等。
但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各行業都有自己的典型與模范。在教育系統,既有模范教師,也應有模范學生。而“高考狀元”就是模范學生中的一種,理應得到認可,甚至宣傳。這既是評先表模、弘揚先進的需要,也是教育學生學先進、趕先進的需要。如讓學生們知道了誰是狀元,才有了學習的風向標。“高考狀元”之所以能夠成為狀元,不僅僅因為其學習好,更是因為他們有著過硬的心理素質,能在緊張的考場上超常發揮。僅這一點,就值得所有考生們學習。特別是對于一些上進心很強的學生來說,了解狀元的成才之路,便于自己取其精華,借他山之石,登高考之峰。何況,歷年的事實都證明,“高考狀元”的光環可以為狀元的學習、就業開啟一路“綠燈”,特別能改變貧困狀元的人生。如解決學費問題,被重點高校第一時間錄取,獲得豐厚的獎學金,在就業時也能享受“高考狀元”的余輝等。如果因為害怕公布“高考狀元”后被炒作而帶來負面影響,就“關緊大門”,這無疑是因噎廢食,表現為一種懶政行為。
其實,公布“高考狀元”是一回事,炒作“高考狀元”是另一回事。雖然公布“高考狀元”,有利于炒作,但公布了并不一定等于炒作。“高考狀元”出來了,學校適當地宣傳一下,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報刊適當地報道一下,乃人之常情;只要不是宣傳、報道過了火,沒必要擔心與指責,更不該如此懶政。關鍵是如何監管的問題。可怕的是,此類惰政行為頗有市場。如害怕學生在社會上上網,全縣一律關停網吧;害怕春游出車禍,學校一律取消學生春游;高考加分滑向了官員子女,立即呼喚取消高考加分政策等等。似乎什么難管之事,都干脆一刀切之,一禁了之,便一了百了,實則反映出自己在逃避責任,甚至反映出自己無能。試問,如果你吃飯卡刺,是否就一生不吃飯了呢?事實上,正因為有難度,更需要主管部門主動出擊,因勢利導,強化監管,才能體現出監管的人性化,才能檢驗著執政為民的水平,才能滿足公眾的信息訴求和利益表達。
作者:玫昆侖
參與互動(0) | 【編輯:侯冬華】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