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表示今年將全面取消借讀費,讓農民工子女接受平等義務教育。市教委昨日就此表示,這并不意味著農民工子女可以在城市任意一所學校免費就讀,而應在指定學校范圍內就近選擇學校入學。(2月12日 重慶晚報)
這名負責人還表示,從2006年起,重慶市逐步解決農民工子女就學問題,目前各區縣都指定了若干所農民工子女定點接收學校,不僅不收借讀費,還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提供寄宿生生活費補助等。
這一政策看似是對農民工子女就學給予了極大幫助,畢竟,在過去,大多數農民工的孩子根本無法在城里正常就讀,現在,教育部門開始放寬了限制,農民工們應該感激涕零了。但是,我們仔細思考這一政策,依然可以發現對教育公平綁架的現實存在。既然教育部表示今年將全面取消借讀費,讓農民工子女接受平等義務教育,那么,農民工子女就有權力到城市里的任何一所學校就讀,經濟條件允許的可以到師資力量更強的學校學習,又何來指定學校范圍內就近選擇學校入學一說?這種做法無疑有悖于教育部改革精神,也有違教育公平的原則。
我們都知道,由于教育投入和發展的不平衡,導致一些學校師資力量強大,另一些學校卻出現師資力量薄弱的教育局面,因此,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不少孩子因為師資力量薄弱的原因,無法享受到較好的教育,個人命運也極有可能會因此而蒙上陰影。因為,師資力量強的學校,不僅資源豐富,而且教師隊伍素質高,教育教學水平也相對較高,因而培育出來的學生大多強于那些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也是理所當然。
由此,我們可以預見到,當農民工子女因為只能到指定學校就讀,而不能自由選擇那些師資力量強的學校,最終便不可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可以得到的只是簡單意義上的義務教育,對改變終身命運無益。
如今,農民工群體已經成為我們推動城市化、工業化進程不可或缺的力量,他們下一代的發展理應受到來自政府部門的關心和幫助。曾經,我們的政府部門制定的政策冷漠的將農民工的孩子拒之門外,使得不少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造成了諸多社會問題。如今,當政策開始融解那層冰冷的薄膜時,我們更應該積極讓農民工的子女享受到與普通市民一般接受教育的權利,而只有這樣才能磨合農民工與城市之間漸漸淡漠的感情。同時,它更是實現教育公平的意義所在,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倡導教育公平,試問,給農民工子女就讀設定范圍,并在指定學校取消借讀費,在非指定學校繼續收取借讀費,如何實現教育公平,實現教育部所說的平等的義務教育?如此的教育公平是對誰的公平?
作者:禹海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