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裸奔時”,這是一家網站制作的大標題。的確,裸奔年年有,今年也依舊。不同的只是在新的裸奔地點,又出現了新的裸露者。
去年的裸奔者,是清華大學的兩名應屆畢業生,而今年則轉到了復旦大學,又出現了兩個赤裸裸的軀體。在大學畢業之際,復旦這兩名裸奔者,他們頭戴學士帽,裸體在復旦校園內奔走,并在學校大門、校訓等多個地方留影,來表達著“最后的坦誠”。(6月30日《新快報》)
赤裸狂奔,有些“很黃很暴力”。但是,這的確又是一種時代的文化寓言,事實上,這種裸奔行為一直也被一些人標注著“人文”的符號。在一個文化多元價值碰撞的年代,裸奔到底是一種人文與包容的符號,還是一種深度的文化迷失呢?
多元文化當然很吸引人,但在選擇的時候,也必須要學會剔除與拋棄,否則的話,就只能迷失在文化的叢林秩序中。追捧裸奔者扛著“人文”的理由當然冠冕堂皇,特別是總拿國外大學的裸奔來說事,顯得很有依據。比如,哈佛每個學期都有裸奔節。問題是,哈佛的人文、開放、包容,就真的是由裸奔使然的嗎?文化這一池水,要保證真正的干凈,不是靠完全的外部吸納,還有理性的傳統文化承接。
其實,千年傳統文化與當代高等教育體制,已經為我們形成了相對固定的文化價值與生活秩序。在這樣的現實情境下,那種脫光了衣服露著下體的瘋狂,只不過是外在形態的極度異化,來制造一種流俗的視覺沖擊罷了。它并不意味著裸奔者具備著健康與創新的文化質地,更不意味著裸奔者在思想文化方面獲得足夠的進步。事實上,這樣的裸奔行為,也根本沒有獲得社會主流價值觀的認同。而公眾的普遍排斥,意味著這樣的行徑,實際上已經構成對健康文化秩序的沖擊與破壞。
文化表現形態的創新是好東西。但是,什么都打上人文的旗號,實際是對文化的最大侮辱。龍應臺說過,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境。而這種“裸體”本身就極不尊重人的文化心理,甚至可能造成特定的心理傷害。這樣流俗的文化,自然也就離人文與包容有著極大的距離。
一年一年出現的大學生裸奔現象,根本不能顯揚中國高等教育的文化精神厚度,反而成為中國教育文化的一種悲劇標識。裸奔引起的強烈爭議,就足以丈量出高等教育在人文精神方面的斷裂與斷層。裸奔者裸露的不止是蒼白肉體,更多的是迷失的精神。它強烈反證著當前中國高等教育必須在學生內心形成篤定的文化價值,使這個群體不僅僅有文化知識,更應該有著行動責任擔當,懂得熱愛正義、自由、善良、忠誠這類的文化價值,更懂得尊重公眾情感與公共倫理,也只有這樣,這些學生才不會陷于深度的精神迷失,才能真正承擔起公共責任來。燕趙都市報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