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31名高考考生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因其對社會公平的踐踏,自然引起強烈關注。但在公平問題上又有爭議,比如,在一片主張嚴懲的聲音中,也有人認為,取消高考狀元何川洋錄取資格,毀其一生太過殘忍,對他本人未必公平。
公平,只是社會資源分配的結果,從不同的利益立場出發,自然就會有對公平不同的理解。而誠信作為利益分配的基礎和前提,則是毋庸贅述的。只有從制度上保證誠信,才有可能保證結果公平。
其實,拋開公平之爭,如果我們把誠信作為一個考生和官員最基本的素質和品質,那么取消造假考生的錄取資格,對相關責任人嚴懲都是順理成章、無可爭議的。而且,我們也不難發現,考生民族身份造假事件,從各個環節、自始至終都是一場社會的誠信危機。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公平固然很受傷,而社會誠信則在泣血。
比如,篡改民族成分需過5關,而這層層關卡居然形同虛設,相關責任人的誠信缺失可見一斑。耐人尋味的則是這些造假者在東窗事發后的系列表演。比如,造假考生何川洋可以繼續說謊“根本不曉得怎么回事”;他身為巫山縣招辦主任的父親何業大也可以在坦承違法違規之后,詭辯“這是妹妹所為”;而石柱縣副縣長湯平在解釋女兒更改民族成分時,聲稱都是“手下人”干的……他們為何在弄虛作假之后,敢于再三地編造謊言、違背誠信?
因為這樣做并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的。從高考制度乃至更廣泛的社會領域,我們似乎有一系列針對社會公平的法律法規,卻未見一套針對誠信的制度安排。對于弄虛作假者來說,只要能手眼通天、蒙混過關就是勝利。
在這樣的制度環境里,違背誠信者可以不以為恥甚至厚顏無恥,而人們也居然對之網開一面、寬容有加。于是,誠信的危機在各個社會領域蔓延,從“三聚氰胺”事件,到“羅彩霞事件”
……隨手拈來都可以從中看到誠信匱乏的因子。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誠信,被視為中華民族的傳統道德,但高高掛起的道德口號,恰恰證明其與普羅大眾的疏離。然而,隨著商業文明和市場經濟的興起,誠信成為現代社會的基本要求和現代公民的基本素質。誠信危機的爆發說明,對處于社會轉型中的中國來說,我們對誠信的需求有多么強烈,而我們的誠信資源又是多么地匱乏。
對高考考生來說,他們是國家的未來,社會的希望。誠信的品質,應該融入他們的血液。因此,拯救社會的誠信危機,就從建立一套融入誠信考量的高考制度開始吧。 成都商報 □本報評論員 付克友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