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隨著高考成績新鮮出爐,高考狀元再次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但是,在江蘇省高考成績公布之后,媒體集體“失聲”,社會也一片寂靜——原來從今年起該省不再公布高考前100名考生的名次,媒體也就無從打探出誰是今年的高考狀元。(6月25日揚子晚報)
不再公布前100名考生名次,得益于今年江蘇新出臺的“三不”規定,即不宣傳中高考成績,不宣傳中高考升學率,不炒作中高考狀元。沒了狀元之擾,記者坦言“輕松了許多”,估計同樣感到輕松的還有更多的考生、家長和整個社會。因為,每炒作一位狀元,對那些高考失利者都是一次打擊、一次傷害,不懂教育之道的家長可能會說:你看,人家孩子是怎么考的。
其實,類似江蘇的“三不”規定,從教育部到地方各級教育部門也都制訂過,但是,現實中不是被擱置一邊,就是在執行中“走樣變形”,以至炒作高考狀元從未絕跡,甚至愈演愈烈,甚囂塵上。
我們知道,高考也只不過是一次普通的高等級考試,由其產生的狀元也就存在著知識偏好、臨場發揮等多重原因和偶然因素,這一次考得最好,并不代表素質最高,更不能表明今后發展就好。據教育專家的一份《中國狀元職場狀況調查》表明,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國各省狀元全軍覆沒,沒有發現一個成為從政、經商、做學問等方面的杰出人才,這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深思?
對狀元進行炒作,更多地還是利益驅使,對社會來說并無多少實際功效,一些高校、商家、媒體將很多利好的政策和有限的社會資源一古腦地加載到狀元身上,對其它考生并不公平。一個理智、客觀、公允的社會,是不應該讓“馬太效應”無限放大的。正因如此,在對待高考狀元問題上,我們不妨多些理性,少些錦上添花,而對高考落榜者多些人性關愛,少些諷刺挖苦,對那些考上學校但學費無著者多一些實質性幫助,這也算是一種教育公平吧。
江蘇這次帶頭不公布高考前100人名次,“從源頭上”堵住了對狀元的炒作,對淡化應試教育、推進素質教育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當然,這個良好的開端只點亮了江蘇的“一片天”,要想讓整個社會進入“無狀元時代”,還有很多工作要做,畢竟人們對高考的關注和對狀元的情結“根深蒂固”,如這次江蘇教育部門雖然沒有公布狀元信息,但一些媒體仍舊在炒作“疑似狀元”,看來,要想禁炒高考狀元,必先改進高考制度。因為,狀元是從高考這個鏈條上生產出來的———如果高考不“瘋狂”,狀元就不會受熱捧。可以說,什么時候高考成為常態、趨于理性,什么時候人們的狀元情結才會衰減。
不炒作狀元,社會將少了許多硝煙、喧囂和浮躁,高考將變得更為理性,教育將變得更為公平,社會將變得更為清明。期盼整個社會的“無狀元時代”早日到來。
作者:葉傳龍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