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大學生源本地化的問題,近年來一直備受詬病。照理說,全國性的公辦大學作為公共教育資源,應當面向全體國民,不可以在同等錄取條件外,還按地域不同分出三六九等。可事實擺在那里,一些部屬高校的本地生源比例高達50%以上,因此不得不說,這個現象已經明顯損害到教育公平,甚而加劇了招生腐敗。
不過,情況似乎正逐漸改觀。據5月14日《人民日報》報道,今年許多部屬高校都壓縮了本地計劃招生比例,比如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本地生源均已下降到34%左右,而武漢大學等高校還實現了教育部提出的“本地生源不高于30%”的要求。報道就此認為,針對長期以來飽受爭議的生源本地化問題,部分高校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部屬高校本地生源的比例有所下降,這當然是一種進步。從中或可看出,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已經認識到,生源本地化對高校的長期發展不利。但要說這已邁出實質性一步,卻又不盡然。而這關鍵要看,能夠對此發揮重要影響的各種因素是否發生根本變化。
高校生源本地化現象的產生,一大原因在于當年為了加快高校建設,教育部門采取了和地方共建的發展方式。表面上,為本地培養更多人才可以看作部屬高校對地方財政投入的一種直接回報;而事實上,地方政府借此擁有了對高校招生的話語權。在“省部合建”模式下,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高校一起成為左右招生計劃的三駕馬車。部屬高校的招生要“去本地化”,至少要看地方政府這個“變量”的情況。如果地方政府在財政、土地等方面仍然對高校發揮重要作用,本地生源比例即便有所下調,總體上也不太可能發生實質性改變。
從根本上看,生源本地化還是高校自主性程度不夠的一種體現。在現行教育體制下,高校自己能夠說了算的地方并不多。具體在招生方面,純粹從高等教育的內在邏輯考慮,當然是不管學生從哪里來,只要成績品行優秀、符合錄取標準就好。實際上,這樣的意愿并不容易實現。這只要看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就足以說明問題。如果降低本地生源比例是為了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更好的辦法并非規定什么“不高于30%”的黃線,而是要讓這些高校擁有更大的自主權。
美國的大學在歷史上多為教會所辦,一開始有的教會對大學會有一些干預,比如希望學校能夠為教會培養牧師人才。但后來,大學有權自己決定和管理自己的事情終成為普遍共識。在美國大學的自治制度框架中,包括大學的董事會都不會輕易干涉學校的內部事務,聯邦政府和州政府更不用說了。當然,這并不意味著美國大學不接受來自政府和社會的資金投入。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門可以借鑒美國大學的自治經驗,比如成立類似于大學董事會的架構,對外接受地方政府和社會的資金,并借此緩沖外部對大學內部事務的干預。國內高校當然不可能全部復制美國大學的運作模式,但在如何有效提高大學的自主權上,這是完全可以仿效的。
新聞晨報 魏英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