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賽不能與高考加分再畫等號
省人大代表強烈建議將奧賽與升學招生“脫鉤”
□本報記者 洪慧敏
早報訊 奧賽!曾經環繞著圣潔光芒的五大奧賽(指全國高中生數學聯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高中生化學競賽、全國中學生生物學聯賽以及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如今卻變成了沾滿了銅臭味的“名利場”。
“強烈建議奧賽要在陽光下運作,回歸初衷。”省人大代表、瑞安中學副校長特級教師陳良明昨天提出建議。
奧賽壓力比應試教育
還要嚴重100倍
陳良明是瑞安中學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我兒子一定要參加奧賽的。”一位中考獲得高分的學生家長來學校要求,她的理由是:“參加奧賽高考能加20分,甚至可能免試上清華、北大,我兒子從小學、初中都一直為奧賽做準備”。
奧賽在一些家長和學生心理,正成為通往“高考之路”的砝碼和捷徑。
以瑞安中學為例,有50-60名學生參加奧賽,還有更多學生參加輔導。陳良明無奈地說,為奧賽放棄體育鍛煉、興趣,放棄相關學科的學習,學生們已看做“天經地義”的常理。
奧賽的初衷是使學有余力、學有興趣的學生通過參加奧賽培養興趣特長,通過奧賽,可以選拔出學有專長或其他學科成績一般而某一學科成績非常優異的學生,為特殊人才提供一條成才之路。
但那閃閃發光的20分高考加分,名牌大學免試入學資格,對學生、家長的引誘力太強。不管有沒有余力和興趣都要來擠擠“奧賽”獨木橋。
根據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公布的2009年保送學生公示名單,今年全國通過五大奧賽獲得保送資格的學生不下4000人。
在浙江,北大、清華的招生名額不到200人。
圍繞奧賽存在龐大的利益鏈
近幾年,為了開辦寒假奧賽班,我省有學校不惜出資100萬去請“金牌教練”。
“學校辦奧賽班,表面上是素質教育的舉措,其實它是走向素質教育的反面。有些學校熱衷奧賽班,主要是為了擴大知名度,樹品牌,拉生源。”陳良明說。
現在,奧賽已變成每個毛孔都沾染著金錢氣息的“怪物”——它已形成利益鏈條和產業鏈——教育機構靠辦班掙錢,專家、老師靠講座、上課創收,研究機構靠出奧數教材賺錢,學生把奧賽當成升學的工具。
建議:讓中學奧賽回歸陽光
陳良明建議,應當讓中學奧賽逐步與升學脫鉤。在未來三年時間,讓奧賽與升學招生“脫鉤”,取消高校招生時讓奧賽金牌選手免試入學的制度,減少奧賽獲獎學生高考加分的幅度,由20分減少到10分。如果奧賽獲獎和高考加分、保送名校之間不再畫等號,“奧賽熱”必然降溫。
要禁止以各類奧賽的名義招生組班。規范奧賽的輔導、命題和選拔,為了防止腐敗,保證奧賽的公正,行政、紀檢部門應參與奧數活動過程的組織、要參與奧賽的監督,讓奧賽在陽光下運作。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