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個月時間,中國科大接連成立了數個個性化特色教育班,這引起高等教育研究專家的注意:大學教育本已屬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教育,那么在專業化基礎上的“個性化”是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
7月上旬,中國科技大學分別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等有關院所簽署協議,計劃共同創辦物理、力學、生物、光學科技等5個“科技英才班”。而在一個月前的6 月11日,中國科大與中科院金屬研究所剛剛簽署協議聯合創辦“材料科學英才試驗班”。在此之前,該校已經先后成立了少年班學院、核科學技術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開辦了華羅庚班等科技英才試驗班。
短短幾個月時間,中國科大接連成立了數個個性化的特色教育班,這引起高等教育研究專家的注意:大學教育本已屬專業化程度非常高的教育,那么在專業化基礎上的“個性化”是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
中國科大校長侯建國院士告訴記者:“建設創新型國家對高素質創新性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改變過去不適應創新人才培養的方式方法,這已成為高等教育的當務之急。”
“我們要從適應國家發展戰略和國際科技前沿需求,適應學生主體的個性化需求出發,努力突破‘流水線式’的人才培養局限,探索科技拔尖人才培養的新模式,為國家未來15~20年培養和儲備科學與工程領域的高層次拔尖人才。”侯建國院士說。
少年班升格為學院,將個性化教育進行到底
成立于1978年的科大少年班,一直是科大教育教學改革的試驗田和因材施教的成功范例。新一輪教改中,少年班又一次充當了排頭兵的角色。
今年3月份,科大在原有少年班和教改試點班的基礎上擴大規模,成立了少年班學院。少年班學院改變了原來少年班學生一年基礎課完成后分散到校內各學院自選專業的做法,而是真正成為一個完整的集體,本科四年全部集中在學院管理。
據少年班學院執行院長陳旸介紹,該學院內不分系,不設固定的專業,不對學生設定系統的、統一的知識結構和學業課程要求,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設計個性化的培養方案,除了基礎課集中授課外,其他課程可在全校范圍內選擇修讀,畢業時授予數學、物理、生物等不同專業學位。
為了幫助學生設計個性化培養方案,學校為少年班學院精心挑選了近20位來自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和信息科學等學科業務水平高、學生培養經驗豐富的教授作為導師。導師根據學生興趣和職業規劃,幫助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鼓勵學生跨專業選課,引導學生參與不同學科背景的教授沙龍和最新學術進展報告,同時引導學生盡早進入校內實驗室或中科院研究所的科研一線,在導師的指導下開展大學生研究計劃,通過實踐鍛煉發現各自的知識需求,然后再有針對性地修讀相關課程。
“少年班學院所做的是對現有大學知識傳授體系的一次改革。我們希望這種貫穿大學四年的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的有機融合的自主化學習過程,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的目的性和有效性。”侯建國說。
現在中科大各相關院系都在積極倡導學生個性化和自主學習,在課程設置、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研究訓練等環節進行綜合改革,讓學生在導師指導下,自主確定專業方向、自主設計知識結構、自主選擇學習方式、自主選擇學習進度,充分享受自主學習的樂趣。
個性化是為了探索人才培養的新經驗和新模式
今年3月底,中科大與中科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簽署協議,聯合打造“華羅庚班”,以期通過科教緊密結合的創新模式,培養高層次數學精英人才。消息一公布,立即引起考生廣泛關注,許多優秀學生競相報考。
數學系執行主任陳發來介紹,該班今年計劃招生30名,實現“兩段式”培養方式,學生前三年在中科大學習基礎課,第四年在數學與系統科學院學習專業選修課、參加科研活動,并在研究員指導下撰寫畢業論文。
“這一模式的實質是‘三結合’,即科教結合,給學生觸摸科技前沿的機會;理實結合,提升學生的原始創新能力;所系結合,優化學生全過程的成長條件。”中科大主管教學的副校長陳初升介紹說。
“一個國家如果沒有高水平的基礎科學研究,就很難產生層出不窮的新技術。”侯建國說:“我們有必要從本科階段就把少量基礎更扎實、對科學更熱愛、有創新激情、有創造能力的學生選拔出來,給予個性化的特殊培養,使他們成為未來15~20年里我國基礎研究的頂梁柱。‘所系結合’培養模式的探索,就是這樣一種特殊培養方式。”
近年來,中國科大與中科院近百家研究所簽署合作協議,組成了國內最大的“科教聯盟”,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基地建設、人員交流、資源共享等方面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實質性合作。
如今,坐在教室聽一流學者教最新知識,走進院所在一流平臺上做科學研究,所系結合的優勢讓中國科大學生得以及時、系統地參與科研活動,接受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目前每年有1000多名本科生進入中國科學院有關院所,直接接觸最前沿的研究領域和課題,
據侯建國校長介紹,在新一輪教學改革中,中國科大還將通過“所系結合”的新形式,與國家實驗室、科學院相關研究所聯合建立科技拔尖人才培養試驗區,創辦各類“科技英才試驗班”,如嚴濟慈班、力學實驗班、貝時璋班、大科學工程班等,努力探索基礎科學研究拔尖人才培養的新經驗和新模式。本報通訊員 胡勝友 本報記者 陳華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