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在民辦學校仍在苦苦應對之前的五次政策沖擊之時,寫入《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初稿)》的“分類管理”,對民辦教育而言,是上一輪寒冬的結束還是新一輪寒冬的開始?
本刊記者/楊中旭
5月20日14時20分,北京會議中心六號樓一樓會議室內,著名教育家、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陶西平正在將《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初稿)》(以下簡稱綱要)第十章——辦學體制改革——逐字逐句讀出。事關自身命運,與會者全體埋頭記錄。
這是第五屆全國部分省市民辦教育協會協作會的會場,不出與會者的意料,“實行民辦教育分類管理制度,將民辦學校分成營利性與非營利性”從這位副部級干部這里脫口而出。
在念初稿第十章之前,陶西平告訴與會者:“既然大家對‘分類管理’的意見比較集中,這個問題也的確關鍵,那么我讀完之后,大家就只圍繞這一個主題展開討論,其他問題因為時間的原因不作涉及了。”
江蘇省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馬自雄在14時32分第一個發言,他有備而來,直言“如果分類管理實施,將是最近7年間對民辦教育的第六次沖擊”。一時間,附和者眾。
兩種聲音
馬自雄以無錫金橋雙語實驗學校董事長的身份,已經在5天之前來過一次北京,參加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舉辦的“如何振興民辦教育”論壇。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他坦承,盡管自己身在民辦教育界17年,但近來對民辦教育的宏觀政策卻有些不摸底,來京參加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舉辦的論壇,實際上就是想“探探風向”,畢竟,“如何振興民辦教育”研討會打著為《綱要》建言獻策的名頭。
“如何振興民辦教育”的第二項主題正是“分類管理”是否需要實施,只是,陣營的明顯分野讓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都有些吃驚。
在“分類管理”討論中,《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雜志社社長袁緒程第一個作主題發言,“中國民辦教育投資多,捐資少,主要是體制問題,產權沒有明晰”,“隨著民辦教育做大,遇到困境時,潛伏的產權問題(土地、稅收減免)都會浮上水面”,“以民辦非企業法人地位為例,我們歷來在這方面的制度就不清楚,而美國的學校是按照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類登記;應該讓舉辦者自己選擇是辦公益性教育(免費)還是私人品(收費)”,“我有兩點建議,第一,修法修規(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等);第二,民辦教育體制改革進行試點,在一些地區重新進行界定,對非營利的,政府要給予扶持”。
與會者數十人,具有政府和學界身份的與會者,幾乎一邊倒地支持袁緒程的意見。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綱要》起草者之一王烽首先發言附議。王烽說:“我和我身邊的人一致認為,分類管理勢在必行。”
站在這一陣營對立面的,是民辦教育出資人這一團隊。馬自雄在列舉了《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7年間民辦教育所受到的5次沖擊之后表示,《民辦教育促進法》中關于民辦學校、民辦教師地位上的“平等宣示”始終未能兌現,民辦教育一直是在一個不公平的環境下與公辦學校競爭。平等尚未兌現,又何談加強規范管理?
次日,馬自雄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明言,7年前出臺民辦教育促進法,主題在于“促進”,寄望民辦教育做大做強;如今,目標沒有實現,就要改弦更張,未免在邏輯上混沌不清。
他在2007年曾經收到過當地教育主管部門的問卷調查:如果實施分類管理,你選擇做營利性學校還是做非營利性學校?馬自雄猶豫再三,在非營利性一欄打了鉤。
據他所知,當地幾乎百分百的民辦教育出資人作出了和他一樣的選擇。無獨有偶,5月20日,上海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王世虎在協作會上透露,上海也曾做過類似調查問卷,99%的被調查者選擇去做非營利性學校,“問題是,目前中國99%的民辦教育出資人的真實心態是希望營利的。”
“我們在基層工作的人,會覺得上面的人,包括一些學者和官員太書生氣。”馬自雄說,“如果你忽視兩個截然對立的99%,就等于忽視社會基礎,楊東平不是說中國還沒到捐資階段嘛!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連投資教育都舉步維艱呢!那么,如果你硬要實施分類管理,帶來的效果只有一個,大伙一起做假賬,一起應對工商和稅務的稽查。這將是一場貓捉老鼠的游戲,也給腐敗提供了機會。”
一輪“上書”
5月20日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的民辦教育協會協作會,馬自雄決定參加。這天一大早,馬自雄給《中國新聞周刊》記者打來電話:“今天下午的會議,我們會達成一個共識。”
這個共識,就是“公車上書”。
5月18日中午,接馬自雄外出吃飯的朋友熟知醫改內幕,他建議馬自雄,不妨依托協會,聯合民辦教育界上書中央、上書教育部,以反映民辦教育界在這次教育中長期規劃中的呼聲,“醫改的部分市場化轉向正是依托于此,兩家醫藥協會在開完會員大會之后的‘上書’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馬自雄聽后連稱“這是個好主意”。
當晚,馬自雄在登上返回無錫的火車之前,打電話給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柴純青,將自己的設想和盤托出,獲得柴的支持。返回無錫后,馬自雄隨即與江蘇省民辦教育協會副秘書長朱曉春取得聯系,請朱代為聯絡其他省份民辦教育界代表,朱一口答應。
一如會前的“安排”,馬自雄在中國民辦教育協會會長陶西平讀完《教育中長期規劃綱要》第十章有關體制改革的內容之后第一個發言,直言“分類管理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僅就產權的界定就不是那么簡單”。
在他看來,后來的投資辦學乃至新近開始在東南沿海出現苗頭的捐資辦學產權尚好界定,但中國民辦教育的第一階段——儲備金辦學階段產權很難界定。產權界定困難,分類管理自然無從談起,“很多事情還需要用發展的眼光去看,有些問題也需要先放一放,等時機成熟再說”。
話音未落,他的觀點就獲得與會所有代表的支持,湖北、河北、上海、河南等地的民辦教育協會代表紛紛發言支持馬自雄的意見。而馬言猶未盡,他建議:“大家今天的話題高度一致,應該由主辦方根據記錄整理出一份文件,作為我們民辦教育界對分類管理、對教育中長期規劃的集中意見,上報給教育部乃至中央。”這份建議,同樣得到全場一致的支持,負責承辦此次會議的東道主、北京市民辦教育協會秘書長馬學雷說:“這事情,我來辦,先交給陶西平會長,請他代為上呈。”
多個難題
此時,陶西平已經有事先行離開了北京會議中心,在離開之前,他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表示,分類管理遠未到定局的地步,“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的一些領導就明確表示反對”。陶西平以前在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曾經任職。
實際上,目前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內部的意見并不統一。5月15日的民辦教育研討會上,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柴純青轉述了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教育室主任盧干奇對分類管理的意見:一、贊成分類管理,與國際接軌;二、選擇做營利或非營利學校,由學校自己申請;三、如果分類管理實施,先要澄清“屬性”,“民辦非企業法人”問題必須要解決。
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一位參與過義務教育法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起草的官員后來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承認,盡管很多官員和學者贊成實施分類管理,但條件恐怕尚未成熟,“產權和會計師制度都還沒跟上”,“民辦非企業法人不僅僅存在于教育一個領域,單憑教育部門的力量,要動《國務院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顯然不現實”,“實施分類管理,還必須修訂義務教育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這都不是容易的事情”。
他的建議是,“現在最好還是找一個民辦教育發達的省份先做一下試點”。至于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內部關于分類管理的爭論,這位官員表示,現在分類管理究竟實施與否遠未定局,有爭論很正常。一旦定局,“我們會有一個統一的意見”。
2002年民辦教育促進法制定和2006年義務教育法修改之時,民辦學校分類管理兩度被提上議事日程,在兩部法律最初的文稿中,也曾出現“分類管理”的字樣,但最終被否決。此番《綱要》中第3次出現這一字眼,能否通過尚難斷言。
馬自雄判斷,如果“分類管理”此次沒有過關,起碼說明民辦教育沒有迎來新一輪寒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