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山小學孩子們的幸福邏輯
下午5時,海淀區巨山村。炒菜聲、電鉆聲伴隨著狗吠聲和嬰兒的啼哭聲,12歲的薛萌放學后走在平房區1米來寬的狹長小巷道里,前面再穿過一片樹林,就快到家了——海淀區東平莊一塊荒地上的一處庫房。和小薛萌類似,她在巨山小學的絕大多數同學,都和爸爸媽媽租住在周圍的各個平房村落中。
3天前,薛萌怎么也沒想到,在今年的“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胡錦濤總書記來到她和同學們的身邊,帶來親切的節日問候。她和同學們不僅和總書記一起貼蛋皮畫、踢毽子,還幸運地收到了總書記贈送的禮物:每人一套運動T恤衫、一盒48色水彩筆以及每個班一套運動器材!
“北京,就是我自己的家。我們應該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這個來自甘肅平涼的女孩說道。
我送總書記
布老虎
用校長王淑清的話說,從5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對學校慰問以來,整個巨山小學一直“迷漫”著幸福。這個幸福從校園一直擴散到每個孩子的家庭、親朋好友以及全國各地每一個打工子弟孩子的家鄉省市。
王淑清說,每個孩子都打了超過5個以上的電話。家鄉親人們最多的一句話是:“這些孩子在北京上學太幸福了!”
“總書記和我們一起踢毽子,一連踢了12個。”一說起踢毽子,三年級一班的劉俊激動不已。
“在這個普通的日子里,我們得到了不普通的愛。”五(1)班的余長宇在自己的日記上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我們給總書記展示了洪拳、騎獨輪車,總書記與我們一起互動、合影、握手,我感到自己真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有了總書記對我們的關愛,我一定做到‘我負責、我能行、我快樂’!”來自安徽的五年級學生譚鑫說。
六(1)班的劉娜來自寧夏同興,在北京已經生活了兩年半。胡錦濤總書記到班里看學生上手工課時,就坐在劉娜的身邊。劉娜回憶,總書記很感興趣地問她,你們做的這些剪紙的寓意是什么?“喜上眉梢、馬到成功、牛氣沖天、虎虎生威……”劉娜指著每幅作品,挨個兒解釋作品的內容。
“我還把自己頭天連夜趕制出來的布老虎送給了總書記,他接過來夸我做得真棒!”劉娜說。
劉娜還告訴記者,這段鏡頭“爸爸從電視新聞上看了兩遍,用手機錄下來又看了兩遍,然后在網上又看了三遍。”
我請總書記
看我表演疊被子
五年級一班來自福建的鄭鵬飛給總書記表演了自己的“絕活”:疊被子。
“那天上午知道總書記要來,我就在想能做點兒什么呢?后來想到了疊被子,可以展示我們住宿生很強的自理能力。”鄭鵬飛得意地說。
當天上午,就在胡錦濤總書記和鄭鵬飛等小朋友親切交談后準備離開時,11歲的小鵬飛提出了一個讓眾人意外的要求他想讓總書記看他表演疊被子。
他兩手麻利地打開被子,疊好后,用手捋了好幾遍,被子變成了方方正正的“豆腐塊”,就和大學生軍訓時要求的一模一樣。當看到孩子們把宿舍收拾得整整齊齊,盥洗間里各種用具擺放得井井有條,胡錦濤總書記的評價是:“你們從小就注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對你們的一生會產生積極影響。”
“新聞聯播后,媽媽打來電話,說話的聲音都有點不一樣了,”鄭鵬飛嘎聲嘎氣地說,“媽媽夸我說‘在電視上看到你了,你疊的被子還不錯。’”
“將來我想像總書記說的那樣做人,先回報父母。”鄭鵬飛說。
學校對娃兒們
一視同仁
“為什么總書記要到你們學校來?”記者問。“知道!因為我們是進京務工人員子弟!”薛萌一個字不差地笑著說,沒有絲毫的自卑。
“我感覺來這里,學校把她跟北京的孩子一視同仁。”仍然帶有鄉音、36歲的母親杜惠琴說。孩子去年7月才和她一起從甘肅平涼來北京,剛來時特別膽小,上課不敢發言,害怕說錯。“你看,在老家連一個紐扣都沒有釘過,現在還會做布老虎了。”
“現在才一年,我已經當上中隊長了。”薛萌搶著說,“以前我不懂音樂,現在我還學會了吹口琴。”
“比起在老家,除了學習也沒有什么興趣班,這邊的教育是全面發展。”在母親杜惠琴眼里,比學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女兒能夠天天和父母在一起。
“她長這么大,第一次跟她爸呆這么長時間。”杜惠琴一再感慨道。
13年前,薛萌的父親就跟著老鄉來北京打拼,從最初的搬運工到貨車司機,再到今天已成為公司乳品批發的主管。因為條件有限,薛萌現在和父母同住20平方米的小屋。“這是公司的宿舍,孩子就睡他爸以前的床。”母親杜惠琴告訴記者。
隔段時間
就有學生離開
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要好的小哥哥姐姐離開小薛萌。
“一年級一班,44個孩子,只有5名北京的孩子,其他全都是外地進京人員子女。”班主任陳誼君老師說,這是巨山小學的典型生源結構。
地處海淀區城鄉結合部的巨山小學,是北京最早免費接收打工子弟的學校。全校目前734名學生中,90%來自全國23個省區市的進城務工農民家庭。
巨山小學1976年成立,現任校長王淑清從1977年就來到這所學校任教。該校從1996年開始接收外來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
為什么會比規定多4個孩子?“是準備流動的。”陳老師說,沒有一個學期不流動的。“我之前教的一個班,從一年級到三年級,40多個孩子剩下還不到10個,往往這學期剛上了一半,因為家長工作變動,孩子就跟著走了。”陳老師嘆息著:“剛進入正軌,孩子就轉走了。”
陳老師的嘆息不無緣由。在2008年一份《北京市海淀區促進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研究報告》顯示,有接近一半的進京務工人員每年因為各種原因要給孩子轉學。這份報告顯示,北京市農民工子女在隨遷兒童中比例高達80.08%,總數達25萬至30萬名,并且還在不斷增加;在流入地出生的隨遷兒童已經達到一定的比例,“土生土長”的隨遷兒童中,北京市達到25.73%。
事實上,很多流動兒童平均在4至5歲來到北京,在他們眼里,“北京就是家。”除了巨山村,學校周邊的西平莊、南平莊、北辛莊、南辛莊等大量進京務工人員的孩子在這里就讀。原籍河南、河北、山東的孩子占到一半的人數。35%的孩子家長在公司打工,33%的父母自己做生意。
近60%的孩子留在了北京繼續讀初中。
每個孩子畢業時
都有三技壓身
“巨山小學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小學,我從來沒考慮過他們來自哪兒、家境如何。”校長王淑清說,“真正的不同,只有戶籍不一樣。除此之外,和北京的孩子沒有任何區別。只要給他們成長所需的愛,每個孩子都能成才,都是負責、快樂、能行的中國娃。”
巨山小學的家長們,每個人都有校長王樹清的手機號碼。“我知道這些孩子的家長都很忙,所以只要求家長做到三件事:第一件是每天豎一次大拇指。孩子畫得好夸一夸,字寫得好夸一夸,有禮貌了夸一夸。第二件,幫孩子做到洗干凈、穿干凈、吃干凈、睡安靜,其他的事情家長都可以‘裝沒看見’,也可以不用管。第三件,就是有事趕快找校長。”
王淑清的觀點是,這群孩子來自全國23個省市區,幾乎是大半個中國,每個地區都儲藏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明和無盡的精神財富,如果孩子們能掌握家鄉的特色工藝,學有所長,不就很容易樹立自信心嗎?于是,孩子們開始誦讀古詩文、學習山西的剪紙、山東的布老虎、蘇州的刺繡以及竹竿舞、獨輪車等,并成了孩子們每天的“必修課”。此外,學校成立了朗誦團、合唱團、歌舞團,孩子們只要喜歡,隨時可以報名。
在每個孩子畢業時,都掌握三種以上的民族藝術技能,記住56個民族的名稱,都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寫一手漂亮的中國字,會背誦250首古詩、50篇古文。
夕陽西下,拎著安全帽的男女工人三五成群返回巨山小學東側的巨山村。他們,與眾多在北京務工人員一樣,是或將是數十萬計京城隨遷子女父母的縮影。-本報記者 丁文亞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