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4歲,在三尺講臺上已執教整整40載的復旦附中語文特級老師黃玉峰,昨晚被復旦大學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聘為兼職教授。
中學教師緣何升格為大學教授?向黃玉峰頒發聘書的復旦大學高研院院長鄧正來解答了人們的疑問。“在一線工作幾十年,他對學生、學生家長以及他們與教育體制的關系了如指掌,對教育問題有深刻洞見。”昨天恰是復旦大學高研院雙周學術論壇《中國深度研究》第九講,自稱為“一個在教育體制中掙扎的人”的黃玉峰,在講座中生動描述了中學基礎教育的現狀,并直指基礎教育領域盛行的五大弊端:“我們的學生,正被五重繩索捆綁。”
講座題目:有“噱頭”,也引人深思
黃玉峰的講座旨在分析現行基礎教育存在的問題,但起始卻使用了一個十分“詭異”的題目——《“人”是怎么不見的》,“噱頭”十足。“這個題目是我參加學校升旗儀式時突然想到的。”黃玉峰說,聽著“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的歌聲,他油然為中學教育和現行教育體制的問題感到憂慮。“我們的學生是否可以不再做應試教育的奴隸?老師是否能不做考試指揮棒的奴隸、自由地教學?我們的教育是否能把學生培養、發展成真正意義上的人?”
有感于社會上中小學生因厭倦考試、不滿學校教育而弒師、自殺的惡性案件日漸增多,黃玉峰認為,這些社會問題的癥結在于現行中小學校的基礎教育出了問題:應試教育吞噬了學生絕大多數時間,本該“讓人變得更好,讓世界變得更好”的教育,如今卻給學生帶來痛苦。
五重繩索,結下教育惡果
我們的教育究竟怎么了?在黃玉峰看來,教育本身應該是一門藝術,可充斥在中小學日常教學中的功利主義、專制主義、訓練主義、科學主義(指對學生按照統一的應試模式進行雕琢)和技術主義,成為捆綁在學生身上的五重繩索。現行很多中小學生缺乏創造性,以及表現出來的對社會的冷漠,都是這種教育弊端結下的惡果。
“我們的學校,孩子瑯瑯讀書聲很少,卻搞出了很多訓練人的辦法。”語文教師出身的黃玉峰,隨即用來自一線的語文寫作教學實例,深刻剖析基礎教育的病癥所在。黃玉峰說,為了應對應試教育,他在教學中有時也不得不“見招拆招”。以近三年的語文高考作文題為例,三年作文題分別是“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須跨過這道坎”、“他們”。黃玉峰說,按應試教育辦法教學生,只要背上一篇文章再改寫一下就行了:第一篇是,我想握住民工的手;第二篇,必須跨過與民工有差別這道坎;第三篇,他們是一群民工子弟……但毋庸置疑,這樣教學與教育的宗旨相差深遠。黃玉峰認為真正的悲哀在于:“我們的孩子讀小學就很苦,花了很多時間做練習題,但讀到高中仍然是腹中空!”
教育病癥,反映出社會困境
“在五重繩索的重壓下,不僅學生受苦,校長也變成了企業家,要像企業那樣競爭。”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德峰在評點講座時認為,現行教育的病癥既有教育體制的問題,但更反映了成人世界的困境。“學校的問題,教學中的功利主義,是成人社會遇到的困境在學校里的投射和反映。”家長希望孩子能夠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生存好,只得求助于名校,而名校又與好職位、高薪直接勾連。
同為復旦大學教授,駱玉明也感慨地說道,身為教師,他如今已經不敢隨便與學生打交道,總感覺學生沒有以前單純,功利色彩濃重。
王德峰認為,基礎教育領域出現的功利主義傾向,是教育的根本癥結所在,而解開這個困局,首先有待于成人進行反思。
本報記者 樊麗萍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