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離別時。6月的大學校園里,畢業生開始了例行的“散伙飯”、畢業照、畢業晚會等一系列能在彼此記憶中烙下印記的活動。除了“例行公事”,今年大四學生們的畢業紀念中又加上了“酒吧通宵看歐洲杯”以及打麻將、刷夜K歌等新興的娛樂活動。
散伙飯有些“審美疲勞”
“散伙飯”,這個聽起來直白得有些感傷的字眼,總能在未來的某天喚起畢業生們最難忘的回憶。因此,在幾乎所有大學生的眼中,“散伙飯”的意義遠不止一頓離別之宴這么簡單。
然而,如今有些“散伙飯”慢慢地從一頓飯,演變成接連不斷的飯局,畢業生們分別以“面試了、復試了、出國了、簽證了”等等各種理由聚會吃飯。有些學生幾乎是兩天一小聚,三天一大聚。一些畢業生在接受采訪時甚至都表示對“散伙飯”這一傳統保留項目有著可有可無的心態,“其實最后一天大家吃個飯就行了,沒必要每天都聚個會,那樣也就疲了。”一個畢業生這樣說道。
而事實上是,“散伙飯”桌上那肝膽相照的離別氣氛也的確在大學落幕之際逐漸轉淡。北京理工大學的畢業生李昊,現在提到吃“散伙飯”就有點發怵。小李對記者說,6月初幾個平時比較要好的同學就惦記著去吃“散伙飯”,后來大家就AA制去吃了頓自助燒烤。緊接著又有人提議應該每人請一次客,每次都在不同的地方吃。“到現在為止,6月份基本上沒干別的,光吃飯了。和好朋友吃完,和同宿舍的吃,然后再和別的宿舍吃,我在學校以前是學生干部,認識人比較多,所以飯局就更多一些。”他坦言,在學校人緣越好的學生,飯局也就越多,禮尚往來的次數就越頻繁。可這也給他帶來不小的煩惱。每次別人請他去吃飯,他都不好意思推辭,之后就免不了一次“做東”。前兩天,學自動化的小李剛剛找到一份工作,現在還是試用期,也沒有多少收入,攢下的零花錢都花在了這個月請客上了。小李有些無奈地表示,“散伙飯”吃多了,就沒有什么感覺了,以至于現在一有人請他吃飯,他就犯怵。“其實就是面子上的事,我們全班最重要的散伙飯還沒吃呢,除去到時候可能酒量有所見長之外,其他的狀態估計都調動不起來了。”他說道。小李感覺自己現在已經出現了“散伙疲勞”,他認為不僅是錢的問題,在感情上的投入也真是有些招架不住。
看球K歌成畢業生新節目
今年6月8日,四年一次的歐洲杯開幕。6小時的時差讓一些上班族的球迷無法盡情享受一場場足球的盛宴,但對于即將畢業的學子球迷們來說,沒有工作的壓力,沒有考試的忙碌,這正是他們看球的絕佳時機,即使“黑白顛倒”也在所不惜。因此,一些酒吧里出現了越來越多大學畢業生的身影。中央民族大學的大四男生于喆是意大利隊的鐵桿球迷。“每四年就一次,我怎能錯過?必須每場都看啊!”于喆同寢室的哥們以及隔壁寢室的室友6月8日相約晚上十點半準時到學校西門集合,然后一起去不遠的小酒吧通宵看球。從8日到上周五,每天不落空,“我們覺得酒吧看球特有氣氛,可以邊看邊喝邊議論。而且現在是大四的最后一段時間,以后回憶起來這會兒是和好哥們一起看歐洲杯度過的,絕對有意義!”于喆宿舍的同學說。于喆說,其實像他們這樣熬夜看球的男生占了很大一部分,“今年吃散伙飯的感覺少點了,估計被看球取代了吧,有些男生是結伴出去看,有些是在宿舍看,總之大部分人都過著與瑞士、奧地利一樣的時間。”
相對于男生今年特有的“畢業聚會”方式,女生們也開始走“刷夜”路線。結伴唱歌、通宵玩牌等活動成了女生們慶祝畢業的新節目。北京工商大學的小研說,這段時間結伴通宵出去K歌的女生越來越多,經常一出去就是十幾個人。在宿舍打牌的也不少。“反正日子是過一天少一天,大家都在爭取一分一秒享受最后的大學生活。”
就業壓力淹沒離別情緒
不醉不休、痛哭流涕已是今天的畢業散伙飯桌上鮮有發生的情景了,畢業生們在酒桌上也就自知之明地喝幾口酒“意思”一下。北京工商大學的小研說:“到了畢業,我們系的有些同學我還叫不上名字,感情真是淡如水,也就平時玩的不錯的幾個同學,心里有種說不清的滋味兒,但應該不到感傷的地步吧。”小研還告訴記者,大學最后一次的聚會可能會有一些女同學不來參加。“現在大家都互相攀比,誰在哪工作、誰考沒考上研究生是我們討論最多的話題,一些出路不太好或沒考上研的女生也許最后一次聚會都不來了。”
與畢業有關的所有情緒正被就業的壓力所淹沒著。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生聯合會主席肖思南告訴記者:“也許是生存壓力和就業壓力的并存,讓我們不再投入更多的情緒在畢業上,而且,現在通信系統很發達,發郵件發短信打電話都很方便,大家可以常聯系的。同學們也大多在北京就業或讀研,所以沒有那么傷感的感覺。”肖思南認為,今年的畢業氛圍確實沒有以往那么濃郁,“大家都在忙著為以后做打算吧,還沒有完全從那些繁雜的事物中過濾出來,體會畢業的意義,也許到了最后一次聚會、表演或是比賽之類的活動才能有所觸動。”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劉寧老師認為,今年北京高校的大學生畢業提前、就業提前也是導致畢業生在畢業前夕心態淡漠的原因之一。“今年大學生畢業的時間很緊張,學生做完畢業設計的同時還要找工作,然后開始答辯,答辯完就基本結束了大學生活。時間的不充裕讓很多學生來不及感受畢業前的離別情緒就匆匆離校了。” (黨曉暉)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