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董倩):
歡迎收看《新聞1+1》。
昨天全國2億多中小學生開學,他們的安全成為大家關注的頭等大事。就拿北京的很多中小學生來說,當他們走近學校的時候就會發現,迎接他們的不僅僅有他們的老師,還有全副武裝的安保人員。像開學的問題我們幾乎年年說,巖松你覺得今年的新意在什么地方?
白巖松(評論員):
我覺得開學對于全社會,對于每個家庭來說是神圣的,但是神圣并不是一個至高的標準,還有比神圣更高的,那就是學生的生命安全。就像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所說的,生命不保,何談教育?在上一個學期,我們從南到北知道發生了幾起校園安全事件,讓全社會感到痛心。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暑假,我們是淡漠了,還是變得更加重視了,我們臨時的一些校園安全的舉措,有沒有向長效機制去轉化,所以這是我們關注這一個開學所特有的關注點。
主持人: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在北京出現的校園專職安保員。
(播放短片)
字幕提示:
9月1日
開學第一天
2億多少年兒童
開始新學期的新生活
在北京的很多學校
一批校園專職保安開始上崗
記者:
今天你們三個站在這里主要的任務是什么?
校園保安員:
主要就是負責學生們上學和放學的那段時間,家長、學生的疏導,不要堵塞校門口,帶著孩子就趕緊走。再一個是車輛,確保學生在放學期間出校門的時候的安全。
解說:
新學期北京的這所小學自上學前1小時開始至放學后1小時結束,保安員都要穿戴這樣的設備進行安全巡邏,每次負責巡邏的保安人員不得少于兩名,如果是寄宿制學校,負責巡邏的保安人員不得少于4名。
校園保安員:
我們有橡膠棍,還有他戴防割裂手套,還有防刺服。
記者:
這是防刺服。
校園保安員:
對。
記者:
這是你的橡膠棍。
校園保安員:
對。一般是不到迫不得已的時候,這個東西是不用的。
記者:
這個防割手套主要是用來做什么的?
校園保安員:
就是防刺。(犯罪分子)作案的時候就是保護自己,為了學生。
解說:
開學第一天,上崗的每一名校園保安員都在今年7月完成了專業培訓,他們需要熟悉校園內部機構的分布、位置、聯系方式,更要能夠熟練使用配備的警具,掌握一定的防衛擒拿技能。最重要的是,必須要經過心理測試,才能最終上崗執勤。
參與測試的專家說,在這次選拔的過程中,大約有5%的測試人員不合合格。
何智(《中小學幼兒園校園保安服務規范》起草人 北京市公安局內保局副處長):
因為學生、學校包括家長對保安員本身不太放心,所以我們根據這個情況,制訂這個規范,也就加入一些比別的保安要多的一些條件,其中很重要一條,包括心理測試這個條件。就是為了解除家長、學校對保安的顧慮。
解說:
今年5月,北京第一批校園保安隊上崗,而進入新學期,面對4470多所中小學和幼兒園,北京校園保安人數已經由之前的800多人擴大到6000多人,保安員《規范》也更加細致。
昨天,由北京市公安局起草,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中小學幼兒園校園保安服務規范》開始實施。其中規定,保安不得留胡須,戴首飾,除保障校園安全、應對突發事件外,保安未經允許不得動用教學物品,未成年人的玩具及物品等。顯然,一份相近的規范就是要確保校園安全萬無一失。
何智:
這個標準做得細,就是為了便于操作,日常工作中便于保安員掌握。落實這個規范,確實有一定難度,因為目前保安的整體水平,整體素質還不是太高,我們就是想通過這個標準,逐步規范校園保安服務行為,為校園提供優質的保安服務。
主持人:
巖松,你覺得在中小學還有幼兒園里面,現在出現的這種專職的保安,他們的出現安全系數有多大程度的提高?
白巖松:
首先比完全沒有這樣的規范,沒有這樣一支隊伍進步了很多。而且你能夠看出,這是由一個短期的防范向一個長效的機制在轉變的過程當中一種新的變化。我覺得其實圍繞這一個9月1日涉及到中小學生的安全有很多讓你一定會關注到的點。比如說在昨天很難忘,由于臺風的來襲,上海中小學在開學這一天停課了。就像節目剛一開始說的,開學是神圣的,但是有比這神圣更高的,那就是學生的安全。所以停課了。
還有一個,前不久在舟曲的事件發生之后,我們都在說原定它要按期開學,其實我們都表達了我們的憂慮。但是后來它推遲了,這也是處于安全的考慮。現在北京市出臺了全國第一部涉及到校園安全保安的服務標準,我覺得也給全國打了一個樣,因為沒有安全,沒有校園的安全,全社會都不會安下心來。
主持人:
你剛才提到的服務規范,有一個細節,它是北京市公安局起草并組織實施的,但是是北京市質監局發布的,而且它叫服務規范。
白巖松:
因為這里一個很重要的變化恐怕就是在“服務”這兩個字上,因為如果說是“勤務”,或者說“警務”,大家可能就會想到這是一個司法行為,但是這個“服務”就變成一種社會的行為,甚至從某種角度來說,是購買的這種服務,而且底下是質量技術監督局來發布,因為這是跟服務掛靠的。
我覺得這里涉及到的好的因素我們在談到,但也會提出,比如說既然是服務,會不會存在商業(問題),假如說錢多錢少,會對它的服務質量,服務態度會產生影響,我覺得制定規范的人一定也會想到這一點,所以這里的東西很細。
另外,我特別關注的其實是8月13日發布的日期。
參與互動(0) | 【編輯:吉翔】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