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民辦園難進行科研
除了無法參與各種活動獲得榮譽,普通民辦幼兒園也無法參與科研,也不會有科研成果惠及
7月19日下午,劉金玉為去參加第二天舉辦的東城區(qū)教委會議的事宜,忙碌地撥打著電話。
在前一段時間東城區(qū)教委舉辦的“童心杯”教師教育技能大賽上,北京市第一幼兒園的6名老師,包攬了3個不同年齡階段小組的第一名。這讓劉金玉喜笑顏開。
劉金玉會鼓勵教師們去參加東城區(qū)及北京市組織的各項比賽和活動:“就要通過比賽的形式去鍛煉隊伍,只要老師有展示的平臺和機會,我們就會推薦老師過去。”
在她看來,這種“評優(yōu)評先”及獲得榮譽的機會,也是更多的畢業(yè)生會青睞公辦幼兒園的原因。
“這些評選只局限在市立園,民辦的老師沒有資格參與。”劉金玉說。
劉金玉介紹,一幼今年招了3名碩士生,其中一名是英國留學生,都安置在教科研部,指導園里老師的日常課題研究。
“有一些前沿的理論,最新的發(fā)展,都需要她們來普及。”劉金玉介紹。
教科研部在公立幼兒園是一個并不罕見的部門。據馮惠燕介紹,一幼教科研部從潤色到現(xiàn)在已經好幾年了。
崇文三幼同樣設有教科研部。范佩芬也會與北京師范大學的學前教育專業(yè)合作,共同進行相關課題的研究。
各個公立幼兒園的教師們同樣承載著教育部、教委或其它相關機構的學術任務,而幼兒教師各類職級的評定也與其是否發(fā)表過論文及科研水平密切相關。
各區(qū)教委對于幼兒園科研的支持,體現(xiàn)在會給予相關幼兒園增加額外的科研人員的編制人數(shù)。
在星海藝術幼兒園的執(zhí)行園長張瑩看來,政府各部門在科研投入上會更傾向于財政投入更多、資源更廣的示范園,普通公立幼兒園可以共同享受其科研成果。
民辦幼兒園的科研力量則集中在大型連鎖幼兒園。普通園無法參與也無法被惠及。
幸福泉教育集團的法定代表人程淮曾參加過多個教委的科研項目,他觀察發(fā)現(xiàn),大型民辦連鎖幼兒園的科研力量在不斷加強,但普通民辦幼兒園很難拿出專門經費搞科研。
“在私立園,很少有老師制定教學計劃,教學缺乏條理性和前瞻性。”育強幼兒園教師趙佳冰認為,公立園在教學上更嚴謹,經驗豐富的園長會在新學期開始制定各種計劃,教師們依照園長制定的方針,再根據自己班上孩子的特征制定教學計劃。
擁有不同“社會地位”
相對公立幼兒園,民辦園在教學上接受有關部門指導性工作,“黑”幼兒園則無人過問
公立與民辦幼兒園的差別,也體現(xiàn)在管理層面。
據劉金玉介紹,每到10月份,東城區(qū)教委會對所屬區(qū)域的各個學校進行一個綜合質量評價,并進行評級,對于各項指標如教學質量、衛(wèi)生、黨建等進行檢查。
“我們會在小、中、大開6個班,大家隨便進,去聽課,觀察,老師對孩子的細致程度,孩子的衛(wèi)生,設施設備等等。每項都有專門的人來檢查、評級。”劉金玉說。
她介紹,與此同時,會有另外一組人去檢查民辦幼兒園,“但檢查的力度不會那么大,畢竟是指導性工作。”
李大軍回憶,今年三月份,豐臺區(qū)教委檢查工作時專門跟他談到擴班的事情。這是育強幼兒園唯一一次直接指導工作。
據了解,從管理的層面來說,各級教育部門對“黑”幼兒園幾乎不過問。“黑”幼兒園園長面對的,是村干部和鄉(xiāng)鎮(zhèn)管計生教育的相關科室,主抓安全和防疫工作。師資和教學等,無人過問。
作為社會體系中一分子,民辦幼兒園亦處“邊緣”。
今年有校園發(fā)生安全事故,隨后北京市第一幼兒園從5月份到放假前一直實行封閉式管理。東城區(qū)的交警、交通協(xié)管員、分局警察、派出所警察、居委會主任、書記,還有幼兒園的行政人員,分別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在前后兩個門接送兒童上下學。
“不用召集,基本上就是一個全社會的調度。從公安系統(tǒng)一層層往下布置,我們和街道辦事處關系也很好,他們經常過來幫忙。”劉金玉說。
而在江蘇徐州,丁春艷的民辦幼兒園,則是完全“自力更生”。她所經營的幼兒園以少兒武術班為特色,她召集了所有的老師學習基本防身和格斗功夫,輪流在門口站崗。
政策帶來差異加劇
一家民辦幼兒園園長認為,民辦園能與公立園平等享受政策與資源,是解決入托難的根本
今年是崇文區(qū)第三幼兒園園長范佩芬開辦培訓課的第13個年頭了。
1994年,臺灣蒙臺梭利基金會到大陸,與北師大合作推廣蒙氏教育法,范佩芬參與了這次活動,并赴美參與了兩個月高強度的蒙氏教育課程培訓。
“這個教育方法太好了,應該讓我們的教育同行都了解。”在范佩芬看來,這種以兒童為中心、輔以豐富教具開發(fā)兒童潛能和培養(yǎng)完整人格的早期教育法,非常具有推廣的價值。
13年來,她已記不清給多少來自全國各地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講過課了,“一茬換一茬,不計其數(shù)。”
她也期望能夠借助這個培訓,向眾多幼教老師普及先進的教育理念,對民辦幼兒園與公立幼兒園的師資及教育理念不均衡,起到一定緩解作用。
不過,目前的現(xiàn)實是,這種不均衡仍舊存在著,并且有被擴大的趨勢。
總部位于北京的民辦紅纓連鎖幼兒園總裁王紅兵在接受采訪時稱:“國家扶持公立幼兒園的同時,民辦幼兒園憑借實力求生存。現(xiàn)在很多民辦幼兒園,尤其是外地的和規(guī)模不大的,都面臨著資金、教師以及缺乏研究隊伍、法律咨詢等多方面問題。很多經營者沒有經驗。”
2003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單位)《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形成以公立幼兒園為骨干和示范,以社會力量興辦幼兒園為主體,民辦與公辦、正規(guī)與非正規(guī)相結合的發(fā)展格局。
有評論認為,正是這種格局,使得全國各地毫無例外地堅持了用公共財政向少數(shù)學校堆積,“重點學校”的辦學條件更上層樓。與此同時,由公立學校主導的教育市場開始形成。民辦與公辦的差距越來越大。
北京市第一幼兒園園長馮惠燕認為,要解決幼兒入托難問題,需要雙管齊下,一方面增加公辦優(yōu)質幼兒園的數(shù)量,另一方面政府應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民辦幼兒園的辦學質量。
不過,在即將創(chuàng)立一家民辦園的園長程琳看來,這個路途“任重而道遠”。她更希望政府能夠將資源重新公正分配,使民辦園能夠真正得到相關政策和資源的支持,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
專題統(tǒng)籌/本報記者 閭宏 孔璞
本報記者/朱柳笛 孔璞 孫旭陽 北京報道
(本報記者張寒對本文亦有貢獻)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哉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