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隴南黃渚鎮8月16日電 (梁蓬飛 蔡瑞金)16日上午10時,黃渚下街600米卡口路段全部搶通,大型救援車輛得以進入周圍邊遠山村。隴南特大暴洪災害發生以來,第二炮兵14名技術專家始終活躍在搶險救災一線,協助救援大軍連續打贏3場施工攻堅戰。
越是災情緊急,越要科學救援。為更好地完成搶險救災任務,第二炮兵抽調14名精兵強將組成“專家智庫”,緊急奔赴救災一線,輔助救援行動指揮決策。
這些人中,有直接指揮汶川、玉樹抗震救災的部隊領導,有道路、電力、通信等領域的權威,也有重大國防工程的設計師,他們個個身經百戰、經驗豐富。在隴南災區,每遇急難險重任務,他們或獻計建言于指揮部的“中軍帳”,或奔波指導在驚天動地的救援現場。
搶通12公里黃渚鎮北線通道,是第二炮兵救援部隊遭遇的第一場硬仗。面對數十米高的巨大塌方和十幾米深的溝壑天塹,多支救援力量望而興嘆,寸步難行。緊要關頭,來自某工程設計研究所的6名道橋工程專家受命出征,徒步踏勘崩毀道路沿線,逐段測量分析,擬定搶修方案,繪制施工圖紙。按照他們制定的“搶通攻略”,某工程部隊如虎添翼,重裝出擊,僅用6個小時就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未傷一人,未損一車,贏得了當地政府領導和兄弟部隊的嘖嘖贊嘆。
14日上午,偵察分隊報告,黃渚鎮西南5公里處有一座尾礦,如遇暴雨可能發生潰壩事故。高級工程師宋希安等3名專家聞訊火速前往實地勘察,現場拿出一整套排險方案。在他們的指導下,某旅百余名救援官兵連夜鏖戰,成功排除了這一重大安全隱患。
踏訪黃渚多支部隊救援現場,記者對比發現,作為“科技之師”的第二炮兵部隊,其任何一項救援行動都有科學的論證、成型的方案、規范的程序,進而產生高人一籌的救援效益,這一切都與“專家智庫”獻策助威息息相關。第二炮兵黃渚救援現場總指揮陳強這樣評價專家們的重大作用:“不是指揮員,卻運籌帷幄;不是突擊隊,卻決勝千里。”(完)
參與互動(0) | 【編輯:張明】 |
專題:中國多地遭暴雨洪澇災害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