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化交流 實現共同進步” 2024北京文化論壇開幕
北京科學嘉年華舉辦 觀眾“揭秘”中軸線上的科技
走進北京科學中心,“傳承—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如同一條蜿蜒的歷史長河,講述了一代代科學家在科技強國建設之路上的感人故事,呈現出老、中、青一代代科學家不斷探索-創新-傳承-復興的科學之路,引領觀眾穿越時空,親歷那些影響國家命運的科技里程碑。
“文化+”賦能城市發展 北京文化產業煥發新彩
紅墻金瓦,青松搖曳,置身北京隆福大廈九層觀景平臺,遠處的摩天大樓清晰可見。位于北京東城的隆福寺文化休閑街區是歷史與現代巧妙融合的一個成功案例,也是近年來“文化+”賦能北京城市發展的一張亮麗“金名片”。
吳志華:博物館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走進香港西九文化區,一座造型獨特、精致典雅的建筑傍海而建,這就是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其館長吳志華一直覺得,博物館不應只為收藏而存在,而應具備“增進人民福祉”的功能。近日,他在香港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解釋博物館如何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文化大咖齊聚北京 外國嘉賓送了小新一張“文化Plog”
馮遠征談微短劇沖擊長劇目:只要劇目創作得好 依然能夠讓人目不轉睛
何超瓊: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 首先要以包容的態度迎接外來文化
許福吉:用“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廣中華文化
宋佳:能飾演張桂梅非常驕傲 希望讓更多人了解并熱愛她
馬麗:通過電影讓中國文化走向國際 作為演員有種榮譽感
何超琼: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首先要尊重包容外来文化
北京文化论坛现场 影视大咖悉数到场
郑晓龙谈《甄嬛传》走红国际:以思想的穿透力赢得了生命力
这些你都看过么?张颂文现场列举经典影视作品
于和伟谈“接着奏乐接着舞”:流量没有错 重要的是我们通过流量给什么
张颂文:演员是公众人物 要更严格地约束好自己
演员应当承担什么社会责任?张颂文:做好分内之事 严格约束自己
于和伟:“流量”没有错 但不能“流量至上”
郑晓龙:文艺作品创作者要耐得住寂寞“练内功”,不断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郑晓龙:跨文化的普世价值和共情能力,是中国影视走上国际舞台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