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初期,江南小城宜興住著一戶主人名叫吳洪裕的官宦人家。一天,吳洪裕病危了,氣如游絲的他死死盯著枕頭邊的寶匣,家人明白他是念念不忘那幅心愛的山水畫。于是將畫展在他面前,吳洪裕的眼角滾落出兩行熱淚,半晌,才吃力地吐出一個字:燒。說完閉上了眼睛。在場的人都驚呆了,老爺這是要焚畫殉葬呀!而這要被燒掉的畫,就是國家一級文物《富春山居圖》。
這幅在吳府里傳承了三代人,被吳家老少視為傳家寶的《富春山居圖》,于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丟入火中。而就在國畫即將付之一炬的危急時刻,從人群里猛地竄出一個人來,抓住火中的畫用力一甩,愣是把畫救了出來,他就是吳洪裕的侄子吳子文。為了掩人耳目,他又往火中投入了另外一幅畫,用偷梁換柱的辦法,救出了《富春山居圖》。
畫雖然被救下來了,卻在中間燒出幾個連珠洞,斷為一大一小兩段,從此,稀世國寶《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前段畫幅雖小,但比較完整,被后人命名為“剩山圖”;后段畫幅較長,但損壞嚴重,修補較多,被后人稱為“無用師”卷。因為當年無用和尚曾與黃公望同游富春江,此畫曾一度被他所擁有。
真假畫卷
其實,除了吳洪裕收藏的《富春山居圖》外,當時還有另一幅《富春山居圖》流傳在世。
說到第二幅《富春山居圖》,就不能不提到明代著名書畫家沈周。明成化年間,《富春山居圖》傳到沈周手里。自從得到這件寶貝,沈周就愛不釋手,把它掛在墻上,反復欣賞、臨摹,看著看著就看出了點問題:畫上沒有名人題跋。
找名人題跋的想法讓沈周沖昏了頭,他根本沒有想到,像這樣的珍稀寶藏都要藏在最隱蔽的地方,怎么能大張旗鼓地張揚呢?果不其然,當沈周把畫交給一位朋友題跋時,就出了事。那位朋友的兒子見畫畫得這么好就生了歹念,把畫偷偷賣掉,還愣說畫是被人偷了。
一次偶然的機會,沈周在畫攤上見到了被賣掉的《富春山居圖》,興奮異常,連忙跑回家籌錢買畫。當他籌到錢返回畫攤時,畫已經被人買走了。沈周捶胸頓足,放聲大哭,可是后悔已經晚矣,千辛萬苦弄到手的《富春山居圖》,如今只剩下留在頭腦中的記憶了。無耐的沈周只能憑借著記憶,背摹了一幅《富春山居圖》。
被沈周丟失的真跡《富春山居圖》猶如石沉大海,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沒有消息。后來,它又出現了,被明代大書畫家董其昌收藏。董其昌晚年又把它賣給了吳洪裕的爺爺吳正志。吳洪裕繼承了《富春山居圖》,這才出現了臨終留下焚畫殉葬的遺囑,吳子文火中救畫的一幕。由于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太出名了,明清畫家都爭相臨摹,除了沈周背摹的那幅《富春山居圖》外,現在有籍可查的臨摹本還有十余幅。
1745年,一幅《富春山居圖》被征入宮,乾隆皇帝見到后愛不釋手,把它珍藏在身邊,不時取出欣賞,并且在6米長卷的留白處賦詩題詞,加蓋玉璽。沒想到,第二年地方官員又呈上了另外一幅《富春山居圖》!可二者實在是太像了,真假難分。不知出于何因,乾隆皇帝認定先進宮的那一幅,也就是他在上面賦詩題詞的那一幅是黃公望的真跡,后來者的是臨摹品。由于后來者畫得實在“逼真”,簡直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乾隆皇帝不忍心丟棄,也把它收入內府收藏。
清朝滅亡后,學者們提出了疑義,認為被乾隆皇帝鑒定為假畫的那幅《富春山居圖》才是黃公望真跡。理由是:那幅《富春山居圖》是半截畫,有明顯的火燒和修補的痕跡,與歷史記載相吻合。經過專家反復鑒定,到上世紀70年代,最終確認被乾隆皇帝鑒定為真跡的是假畫,被乾隆皇帝鑒定為假畫的才是真跡《富春山居圖》的后半段——“無用師”卷。
真跡《富春山居圖》雖被打入“冷宮”200余年,但是卻因錯得福,沒有被皇帝在畫面上題詞賦詩,加蓋玉璽,保留了一個“干凈之身”,從而完好地保持了原畫的風貌。
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將大批故宮文物運到臺灣,真、假《富春山居圖》也隨之去了臺灣,如今它們都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真跡《富春山居圖》的后半段現在在臺灣,而其被后人稱為“剩山圖”的前半部分也經歷曲折的傳承后,于1956年被浙江博物館收藏,成為浙江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作者:郭保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