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
百家講壇不能是雜貨鋪
記者:在對百家講壇的批評中,我注意到“話古有余,論今不足”的觀點,即“離當代人的生存焦慮還是太遠”。按照這樣的思路,我觀察近期鳳凰衛視世紀大講堂的內容:厲以寧教授坦陳改革艱辛路,江平教授反思30年法制進程。回過頭看百家講壇課程:《大明王朝第一謀臣劉伯溫》、《范進中舉》。百家講壇能不能像鳳凰大講堂那樣,講授內容前沿一些,增加一些現實力量?
萬:首先央視科教中心有分工,譬如改革開放內容就由其他欄目組承擔。
其次,百家講壇與鳳凰衛視大講堂不好硬性比較,我和他們的制片人很熟,他們反而很羨慕我們,只有做這行的才了解其中的差異。
大講堂是“周講”,百家講壇是“日講”,周講難以做到系統性,自然要以觀點前衛、思想沖擊力見長,它鎖定的目標人群文化層次要高一些。日講則是潤物細無聲的效果,給普通觀眾以文化的滋養,而且是持續不斷的。
同時,我們要求每位主講人,站在當下解讀中國歷史和文化傳統,給觀眾以現實的啟發。
記者:那么這兩種講授能不能互補長短、有些交叉呢?
萬:一旦交叉就四不像了,各自的長處也都不存在了。現在兩家都以各自的特點而存在。
記者:有評論文章認為,按照目前的模式,百家講壇的路會越走越窄,“必須進行大刀闊斧的改版”。
萬:對這點,我不能認同。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我想,即使我一直做下去,在有生之年,這件事情也做不完。
記者:有評論認為,百家講壇的問題在于:能否找到新的敘事方式,在全球景觀下開掘新的內容資源,讓年輕人引起心靈共鳴。還有人提出講講金融危機。
萬:這涉及到我們是開百貨大樓呢,還是辦專賣店?顯然,百家講壇不能是雜貨鋪,這個定位不能輕易動搖。
記者:有批評者認為百家講壇缺乏互動,觀眾無法提問,學者的不同觀點也無從表達。有人甚至認為存在話語壟斷。您怎么看?有什么解決辦法嗎?
萬:互動的問題很早就考慮過。現在的辦法是,觀眾可以在百家講壇網站上提出問題,該期講授結束后,以采訪主講人的方式提問和答復。但是,更充分的討論或者學術觀點論爭,恐怕做不到。那要另外開設一個“百家論壇”欄目。但是著眼現實,辦電視論壇的可能性很小。
我們歡迎各種流派觀點來講,目前在百家講壇講過《紅樓夢》的就有四位:周汝昌、周思源、劉心武、周嶺。我的觀點是,具有學術根基、具備與大眾溝通的表達能力和人格魅力的人,都可以來講。
記者:有評論文章提到美國的歷史地理頻道,運用紀實手法拍攝歷史場景,古今交匯很有震撼力。百家講壇有一些這樣的畫面,能否再多調動些視覺手段,譬如專題介紹孟子故里的山川風物,拉近古代圣賢與當代觀眾的距離?
萬:這涉及到人力、財力的投入,但我會向領導轉達。
記者:寒暑假期間,能否拿出一定時段,開設一些名著欣賞課程?譬如北京大學本科生名著選讀課程就很受歡迎。作品賞析有益大中學生修養,同時開拓百家講壇潛在的觀眾群。
萬:有些類似內容過去做過,有些可以再研究。
·百家講壇應在變革中求發展
·制片人否認百家講壇收視滑坡:綜合評價名列前茅
·大學生講"百家講壇" 題材涉及金融危機國際關系
·制片人:"《百家講壇》不是一言堂也非百家論壇"
·"百家講壇"影響力不比從前 毛佩琦西安簽售遇冷
·《百家講壇》被批誤導讀者 野史與歷史混為一談
·“七年之癢”收視下滑 《百家講壇》被“砍掉”?
·《百家講壇》:越迎合越難以迎合
·《百家講壇》收視率走低 選題是治病良藥?
·《百家講壇》收視率猛跌 專家建議拓展題材
·評論:由《百家講壇》引發的“國學”思考
·傳《百家講壇》收視率慘降 主講人:觀眾審美疲勞
·《百家講壇》跌出收視前十 七年之癢后將死亡?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