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說紛紜的光緒死因疑案,終于在這位可憐的皇帝百年忌日到來之際有了科學的結論——光緒死于砒霜中毒。明天上午,國家清史工程編纂委員會將在北京舉行“清光緒皇帝死因報告會”,公布一份采用現(xiàn)代刑偵和高科技手段檢測的1萬字報告。而翔實記錄偵破這樁百年疑案過程的2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也已在央視進入后期制作。
駕崩 皇帝才37歲
1908年11月14日傍晚,光緒皇帝駕崩;第二天下午,慈禧太后也斷了氣。37歲的光緒死在74歲的慈禧前面,而且僅隔一天,引起許多猜測。有人認為,慈禧不愿意光緒在自己死后重新掌權,派人毒死了光緒。有人說,戊戌變法時袁世凱出賣光緒,怕慈禧死后遭光緒報復,于是賄賂太監(jiān)下毒。還有說是太監(jiān)李蓮英下的毒,因為他得悉光緒日記中說慈禧死后將誅袁世凱和他。但也有人認為光緒是身體虛弱病死的。
死因 百年無定論
100年來,有關光緒死因的論文論著連篇累牘,卻始終沒能形成學術定論。2003年,央視紀錄片編導鐘里滿偶爾得知,1980年清西陵文物管理處曾對光緒及隆裕皇后的棺槨(曾于上世紀30年代末被盜)進行清理并重新封閉,兩人的頭發(fā)被移至棺槨外面,保管在清西陵庫房里。于是鐘里滿開始了長達5年的邊測試研究、邊拍電視紀錄片的過程。
刑偵 高科技檢測
在明天首次完整公布的“光緒死因報告”上署名的還有清西陵文物管理處、中國原子能研究院反應堆工程研究設計所、北京市公安局法醫(yī)鑒定中心。他們先后提取了光緒分別長26厘米、65厘米的兩小縷頭發(fā),清洗后晾干,剪成1厘米長的截段,逐一編號、稱重和封裝,然后用核分析方法逐段檢測光緒頭發(fā)中的元素含量。
結果顯示,光緒頭發(fā)中含有高濃度的元素砷,且各截段含量差異很大,第1縷頭發(fā)的砷高峰值出現(xiàn)在第10段(2404微克/克),第2縷頭發(fā)的砷高峰值出現(xiàn)在第26段(362.7微克/克)和第45段(202.1微克/克)。而同時對比測試的頭發(fā)砷含量,當代人為0.14至0.59微克/克,與光緒同時代并埋在一起的隆裕皇后為9.20微克/克,清末一個草料官干尸頭發(fā)為18.2微克/克。
中毒 法醫(yī)有結論
后來,他們又按照規(guī)范的法醫(yī)檢驗要求和方法,提取了光緒遺骨及衣物樣品測試,結果肩胛骨、脊椎骨和每件衣物的胃區(qū)部位、系帶和領肩部位的含砷量很高;內層衣物的含砷量大大高于外層。再對光緒棺槨內、墓內物品和陵區(qū)水土等進行對比實驗,結果表明光緒頭發(fā)上的高濃度砷物質并非來自環(huán)境沾染。最后他們得出結論:光緒頭發(fā)上的高含量砷并非為慢性中毒自然代謝產生,而是來自于外部沾染;大量的砷化合物曾存留于光緒尸體的胃腹部,尸體腐敗過程進行再分布,侵蝕了遺骨、頭發(fā)和衣物。而砷化合物也就是劇毒的砒霜。
經(jīng)過科學測算,光緒攝入體內的砒霜總量明顯大于致死量。
兇手 尚有待研究
在測試的同時,鐘里滿遍查清末檔案、光緒醫(yī)案、光緒臨終前參與診治的御醫(yī)親筆回憶錄、軍機大臣、起居注官的日記等資料,整理了光緒死亡前10天的情況,并結合現(xiàn)代法醫(yī)有關砒霜中毒的論述,探討了光緒砒霜中毒的類型,以及中毒時間的下限和上限。
這個由非清史學者完成的課題受到了國家清史編纂工程的高度重視,已被納入該工程“重大學術問題研究專項課題”。也許,20集的《光緒死因》紀錄片,也將被收入中國正史《清史》。課題組還就光緒死因研究測試同時寫成專著,不久也將出版。
但究竟是誰對光緒下了毒呢?這還有待史學家們的進一步研究或資料發(fā)現(xiàn)了。
駐京記者 楊麗瓊(本報北京今日電)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