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岸英對工作極端負責,成立黨小組的當天晚上,他就找郭洪光談心。郭洪光如實向小組長匯報思想;“如果可能的話,我想回部隊去帶兵……”
當時,毛岸英真想批評郭洪光,但又忍住了:因為他對郭洪光畢竟還缺乏了解。第二天,毛岸英找張養(yǎng)吾商量:“郭洪光不想到朝鮮,這種思想不好!你看應該怎樣幫助他呢?”
張養(yǎng)吾想了想說:“小郭原來是廖漢生部隊的一個連長,可能不太想干警衛(wèi)員這個工作。另外,我們這次跟彭總出來,事先毫無出國作戰(zhàn)的思想準備,他可能也有點想法。”
毛岸英大惑不解地問:“難道彭總事先沒打招呼嗎?”張養(yǎng)吾笑了笑說:“10月4日上午中央派飛機接彭總,彭總還以為是來參加財經(jīng)工作會議呢!帶的都是財經(jīng)方面的材料,把我這個行政秘書也帶來了,反而把軍事秘書留在西安,到了北京才知道是討論出兵朝鮮問題……”
“嗅,原來是這么回事!”“所以,小郭有點想法也不奇怪,不要把問題看重了。你再跟他聊聊,講點道理吧?!”
毛岸英欣然接受了張養(yǎng)吾的建議,像朋友似的再次找郭洪光促膝談心。他談自己對出兵朝鮮的認識,談自己結婚不到一年,妻子正在生病住院,為什么還堅決請求參加志愿軍……”
郭洪光被深深感動了,他真誠地對毛岸英說:“毛翻譯,我想通了。你是地方同志,還主動要求到朝鮮。我是軍人,還能后退嗎?你看我今后的行動吧!”
郭洪光沒有食言。他盡心盡職地照顧和保護彭德懷,在朝鮮戰(zhàn)場上熬過了最艱難的階段,一直到第五次戰(zhàn)役結束后才回國。
毛岸英10月10日傍晚隨彭德懷等人從沈陽到達安東(今丹東),住在“偽滿八大景”之一的鎮(zhèn)江山下一座日本人營造的洋房里。
次日上午,彭德懷奉召緊急返京開會。難得清閑的毛岸英與張養(yǎng)吾結伴而行,在安東中山公園里玩了半天。
在欣賞北國風光之余,他倆談哲學、歷史、俄語。這是他倆共同的愛好。知識的交流,使這兩顆陌生的心靈貼近了。時近中午,他倆坐在一塊石頭上小憩,毛岸英向這位兄長般慈祥敦厚、教授般學識淵博的忘年之交敞開了心扉……
張養(yǎng)吾是第一次聽說毛岸英的母親叫楊開慧,第一次聽說毛岸英曾經(jīng)在上海流浪、在蘇聯(lián)留學……
毛岸英的不幸遭遇和非凡經(jīng)歷,使張養(yǎng)吾同情、敬佩、激動。他從毛岸英身上,看到了毛澤東一家為中國革命浴血奮斗的縮影……
10月23日黃昏,毛岸英搭乘志愿軍政治部組織部長任榮的座車,從長甸河口渡過鴨綠江,踏上了烽火連天的朝鮮戰(zhàn)場。
在朝鮮北部大榆洞礦區(qū)一間鐵皮蓋頂、陰暗潮濕、霉味撲鼻的簡易工棚里,毛岸英解開行李,整理床鋪。“岸英,還沒搞好啊?”張養(yǎng)吾一邊說,一邊走了進來。“馬上就好!”
張養(yǎng)吾站在一旁,望著那一堆行李:鋪的、蓋的、棉的、毛的;還有那一大撂書:中文、俄文、英文、線裝的、平裝的、精裝的……
“書山有路勤為徑。你這是搬著書山上戰(zhàn)場啊!”“有些書是爸爸送的,這些衣服、被褥都是媽媽準備的,是帶多了。”“你媽媽?”“噢,就是江……江青。”
說到這里,筆者不禁想到這樣一個問題,有人說:毛岸英參加抗美援朝是由于江青從中慫恿的結果,是江青的一個陰謀,其實這是一個無根據(jù)的猜疑。江青在50年代初并未像后來那樣,達到壞事干絕的地步。盡管毛岸英與江青合不來,但江青也是想與毛岸英搞好關系的。而去朝鮮也完全是毛岸英自己的決定,毛澤東也是支持的。
毛岸英與張養(yǎng)吾兩人正說著,任榮部長來了。他是毛岸英的又一位鄰居。
志愿軍政治部的駐地,在距此二三里遠的一條岔溝里。但杜平主任為了便于工作,帶著組織部長任榮、秘書處長王健、秘書方紅等幾位得力助手,住在司令部。
彭德懷特意安排張養(yǎng)吾、毛岸英和這些政工干部住在一起,這既是一種照顧,又是為了發(fā)揮他們在政工方面的特長。
抗美援朝戰(zhàn)爭初期,美軍空軍稱王稱霸,橫行無阻。志愿軍總部機關,連一門高射炮都沒有,除個別值班者外,其他人被迫夜間工作,白天防空,幾乎天天如此。
毛岸英和張養(yǎng)吾原計劃在住處附近挖一個防空洞,可滿山都是堅硬無比的鐵礦石,一鎬下去,火星四濺,石頭卻紋絲不動,他們只得放棄這個不切實際的計劃,飛機一來,就往樹林里鉆。那時,已經(jīng)開始下雪了,氣溫降至—20℃左右。即使是在如此險惡的環(huán)境中,毛岸英依然頑強地堅持看書學習。這給張養(yǎng)吾和任榮留下深刻的印象。
張養(yǎng)吾回憶說:“毛岸英、任榮和我,防空時經(jīng)常在一起。山上那么多馬尾松,鉆進去飛機是看不見的。任榮喜歡陰坡,說是保險,但是冷,又不能烤火。毛岸英和我喜歡陽坡,又能曬太陽,又好看書。”強烈的求知欲望,驅使毛岸英惜時如金地博覽群書。張養(yǎng)吾說:“他喜歡看書,《朱元璋傳》《歐洲哲學史》《孫子兵法》……什么書都看。到朝鮮半個多月,就啃完了好幾本大部頭的書,這種如饑似渴的學習精神,在百萬志愿軍中是絕無僅有的。”
毛岸英的本職工作是“俄語翻譯”。在志愿軍總部,一般人稱他“毛翻譯”,親近者則戲稱“翻譯官”。
朝鮮戰(zhàn)爭時期,能夠讓毛岸英顯示俄語翻譯才能的機會并不多,人們只記得有那么兩次:一次是彭德懷剛到大榆洞不久,蘇駐朝大使、駐朝顧問團團長史蒂柯夫前來作了一次禮節(jié)性的拜訪;另一次是第一次戰(zhàn)役勝利后,彭德懷在大榆洞召開作戰(zhàn)會議,蘇駐朝顧問團副團長瓦西列夫到會祝賀。
毛岸英總是積極主動而又滿腔熱情地“沒事找事做”。一些志愿軍老戰(zhàn)士至今仍然記得他審問美國戰(zhàn)俘和連夜起草電報的故事。
萊爾斯(Liles,原譯賴爾斯)是中國志愿軍捕獲的第一個美國戰(zhàn)俘。為了解美軍和南朝鮮軍內情,彭德懷命令對萊爾斯進行審訊。毛岸英主動請求擔任審訊美俘的翻譯工作。
那是10月的最后一天上午。在一間簡易工棚里,一張長條桌后面,端坐著任榮、張養(yǎng)吾和毛岸英。
萊爾斯被兩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押了進來。他顫抖著站在審訊臺前,露著驚恐而絕望的眼神,如同被押進屠宰場的羔羊。“坐下!”任榮威嚴地指著審訊臺前的木凳。萊爾斯咽下一口水,上身僵直地坐在木凳上,那只被繃帶吊在脖子上的左臂在不由自主地抖動著。
按預定計劃,任榮主審,毛岸英翻譯,張養(yǎng)吾記錄,審訊應在威嚴的氣氛中進行,一開始就給他下馬威!可是,當毛岸英凝視著萊爾斯那只顫抖的左臂時,情不自禁地動了惻隱之心——也許他看到的不再是一只嗜血成性的“老虎”,而是一個受傷的人,他不等任榮發(fā)問,便用英語與萊爾斯交談起來。“您的左臂是怎么受傷的?…因我不了解貴軍的戰(zhàn)俘政策,跑了一下………有沒有傷到骨頭?”“沒有。”“吸煙嗎?”
萊爾斯點了點頭。毛岸英給他一支煙,替他點火。“您想吃點什么嗎?”“假如可以的話……”
毛岸英走出審訊室,從宿舍拿來一盒餅干。“謝謝!”萊爾斯邊吃邊嘟嚷道:“真是出乎意料。”
在萊爾斯吃飽后,審訊正式開始。那種預期的氣氛雖已蕩然無存,可審訊卻進行得格外順利。“您的名字、職務?”“萊爾斯,韓國第六師美國顧問團少校顧問。”“履歷?”“……1947年到駐日美軍任職,1949年到韓國任顧問。”“您對中國人民志愿軍的戰(zhàn)術有何印象?”“我曾在美國西點軍校任教,研究過各種戰(zhàn)法。但恕我直言:貴軍不是常規(guī)的打法,前頭攔住,后尾截住,這樣作戰(zhàn),歷史上未見過。”
…………
審訊圓滿結束。這該歸功于萊爾斯的密切合作。
是什么魔力使這位美軍少校消除了恐懼,違背了入伍時嚴守國家機密的誓言呢?當然與毛岸英的幾支香煙、幾塊餅干和幾句同情的詢問有關。但這絕不是廉價的交換,其中自有更深沉的東西:那就是發(fā)自毛岸英內心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
這次審訊結束,得到了彭德懷的高度重視。他在看了審訊記錄后,當即指示張養(yǎng)吾和毛岸英:“俘虜談的這些情況很有參考價值,應該通報全軍。這份通報,就由你們寫吧。”毛岸英執(zhí)筆,寫得很快。當天下午,這份《志司通報》即通過電臺發(fā)至各軍司令員。
當天晚上,因三十八軍行動遲緩,彭德懷又發(fā)了一頓脾氣:“……這說明入朝前政治動員很不深入。我們的政治工作,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右傾思想!”
“那就發(fā)個電報,再動員一次吧?”杜平主任建議。“我看有這個必要!”彭德懷態(tài)度生硬,像吃了火藥。“彭總,這個任務就交給我和張秘書長吧!,,毛岸英當即請求。“可以。要快!”彭德懷又補充說:“請杜主任審定,趕快發(fā)往部隊。”
摸黑回到宿舍,毛岸英點燃蠟燭,秉筆疾書。張養(yǎng)吾看到,他思路敏捷,文如泉涌:“……我軍取得了初戰(zhàn)經(jīng)驗,證明沒有空軍配合的人民志愿軍,以它無比的英勇與巧妙的戰(zhàn)術,同樣可以消滅有空軍配合的敵人……親愛的全體同志們,殲敵良機擺在我們面前,能否取得勝利,關鍵不在飛機、大炮,而在我們能否認清這一時機的難得,能否堅決執(zhí)行命令。”
當毛岸英寫下“志愿軍司令部、政治部”的落款時,已是11月1日拂曉。
張養(yǎng)吾回憶說:“杜平同志閱后提了意見,我和毛岸英又作了修改,最后是彭總批發(fā)的。這次最辛苦了,毛岸英接連干了30多個小時。”
第一次戰(zhàn)役勝利結束后,彭德懷任命了志愿軍總部機關的部處級干部,并宣布成立司令部辦公室。這個辦公室直屬彭德懷領導,負責作戰(zhàn)指揮和文電處理,人們習慣上稱其為“彭總作戰(zhàn)室”。辦公室成員主要來自兩個方面:彭德懷從西安帶來的張養(yǎng)吾、楊鳳安;從北京解放軍總參謀部調來的成普、龔杰、徐畝元;還有一個就是毛岸英。
張養(yǎng)吾雖然被任命為辦公室主任,但他和毛岸英照舊不參加作戰(zhàn)值班。
軍人與老百姓之間,有時相差十萬八千里。張養(yǎng)吾自從“陰差陽錯”,跟隨彭德懷入朝以來,深感自己“不是這塊料子”。他缺乏起碼的戰(zhàn)斗經(jīng)驗,無法適應戰(zhàn)時生活。因此,他找彭德懷“要求調一下工作”。彭德懷叫他仍回西安任原職,并決定調西北軍區(qū)司令部的高瑞欣參謀來辦公室工作。
毛岸英聽說張養(yǎng)吾即將回國,多次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眷戀之情。
11月16日下午,張養(yǎng)吾將他保管的機要電報移交給毛岸英。交接完畢,兩人竟相對無語。張養(yǎng)吾難過地低著頭,盯著自己的腳尖,沉思良久,正欲抬頭,忽然看到毛岸英腳上綁著一只沒有后跟的靴子。他想起來了:那是一個雪天,毛岸英脫下潮濕的靴子,放在火爐壁上,這只靴子的后跟被烤焦了。
張養(yǎng)吾默默地脫下自己的一雙靴子,輕放在毛岸英腳前。“不。”“聽話!”“給我寫信。”
“寫,還有任榮。”話到此處。又是沉默。
在過去的40天中,張養(yǎng)吾打心里眼里喜歡上了毛岸英,這不僅因為他是國家主席的長子,還因為他身上具有許多難能可貴的優(yōu)點:滿腔的報國熱情,忘我的工作精神,刻苦的學習態(tài)度,突出的平民風格……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