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兵器戈被發現的照片令秦俑主人歸屬再次成謎
秦始皇兵馬俑。陳景元質疑:秦始皇的軍隊既然是一支能統一六國的強者之師,在裝備上也應該是一流的,然而,俑坑里的這些兵俑沒有任何頭盔保護。 中新社資料圖 嚴向群 攝
|
質疑二:秦始皇為什么放著鐵兵器不用,而選擇落后的青銅兵器陪葬?
在兵馬俑1號和 2號坑,大量的步卒圍繞著戰車排成一列列整齊的大小方陣,陳景元由此推斷,戰車是這支部隊的主力。
然而,自殷周以來直至春秋時期,隨著戰爭規模的不斷擴大,車戰的弱點逐漸暴露,常常是顧得了左邊顧不了右邊。那么,秦始皇還會在交戰時大量使用落后的戰車嗎?
陳景元指出,秦始皇當政以后,連年的戰爭迫使他對軍隊結構進行了優化調整,大量采用騎兵和步兵相配合,使之更加輕便,易于作戰。從這點判斷,兵馬俑坑中的那支部隊應該不是秦始皇的軍隊,它的年代肯定更早一些。
對于此,袁仲一認為,不能因為俑坑中出現戰車就否定它屬于秦始皇。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文字記載說秦國取締了戰車。戰車雖然有它的局限性,但兩軍交戰時,它在速度和沖擊力上的優勢是步兵和騎兵無法比擬的。兵馬俑坑的軍陣,正是戰車、騎兵和步兵有機組合的典范。
陳景元顯然并不同意這個解釋,他又指出了另一個疑點:俑坑中發現了很多笨重的青銅兵器,秦始皇這樣一位善于征戰、統一六國的國君,會放著先進的鐵兵器不用而去選擇落后、笨重的青銅兵器陪葬嗎?這顯然有悖于常理。
對于這一觀點,袁仲一認為,鐵兵器代替銅兵器是有一個過程的,因為冶煉技術的普及需要一定時間。所以從目前的考古資料來看,秦代出土的兵器基本上是銅兵器,鐵兵器極少,整個秦陵也只出土了兩三件,以此認為鐵兵器代替銅兵器與實際情況不符。
質疑三:秦始皇的強者之師,竟然連頭盔都不戴?
陳景元的質疑仍沒結束:秦始皇的軍隊既然是一支能統一六國的強者之師,在裝備上也應該是一流的,然而,俑坑里的這些兵俑沒有任何頭盔保護。難以想象,這種簡陋的武裝能在近距離廝殺的戰場上獲取勝利。
的確,在秦陵附近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個石鎧甲坑。從已經拼合起來的石盔石甲,我們似乎看到了秦國軍隊的威武英姿。奇怪的是,既然秦國軍隊配有頭盔,那兵俑為什么沒一個人戴呢?
袁仲一認為,秦人出身于大西北的草莽之間,習性尚武,與游牧民族混居。而且,當時商鞅為秦國制訂了一套任何別的國家都無法忍受的嚴苛法律:秦兵只要斬獲敵人一個首級,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仆人數個。或許正是在這種利益的驅使下,尚武的秦軍干脆脫掉了笨重的頭盔和重甲,沖上戰場去殺。《 史記》對秦軍的這一行為也有描述:戰場上的秦軍竟然袒胸赤膊,索性連僅有的鎧甲也脫掉了。
陳景元對兵馬俑的質疑并沒因此而結束。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