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4日電 大型中國交響音畫《清明上河圖》9月10日晚在國家大劇院歌劇廳進行了國內首場演出,演出圓滿成功,觀眾反響熱烈。同時作為國家大劇院奧運演出季國寶級音樂大典的中國音畫《清明上河圖》音樂會也拉開了中國交響樂團2008-2009音樂季的帷幕。李嵐清同志出席并觀看了演出,出席音樂會的領導還有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中國音協名譽主席吳祖強、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沛東、中國交響樂團團長關峽,以及音樂界的專家等數十余人。
中國音畫《清明上河圖》取材于故宮博物院典藏的傳世國寶《清明上河圖》。作曲家史志有在黃河兩岸曾采集民俗民風長達二十年之久,收集了很多的豫劇、曲劇、越劇、四平調、民歌素材,此次他將這些珍貴的資料融入進《清明上河圖》的音樂,歷時五年,幾經修改,運用獨特的音樂解讀方式,整個作品的創作理念和技法是傳統民族調式加上西洋元素、現代手段,最終將《清明上河圖》解析為十五個主題畫面,以十八首色彩不同、風情各異的樂曲完成了這一偉大畫作的音樂畫卷,放大了歷史畫卷的局部和細節。
在音樂中,畫卷上形形色色的人仿佛生動鮮活起來,樸實而具有中國胡琴語言的音樂色彩貼切地描繪出古代盛世的市井風俗。
《清明上河圖》是以胡琴為主奏的協奏組曲,在大劇院的首演中,海內外享有“胡琴皇后”美譽的演奏家宋飛演奏了二胡、墜胡、高胡、中胡、板胡、二弦、京胡、低音胡等多種民族樂器,描述著汴城兩岸的勞動人民生活的百態寫意。
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著名指揮家陳佐湟執棒的中國交響樂團,則以恢弘的管弦樂隊、新穎的樂隊編制,鋪墊了寬厚音場,與民族樂器水乳交融,而其它國樂音色的渲染,合唱的烘托,舞的元素、歌的語匯,都嘗試盡現“中國音畫”獨具的創新概念。
音樂會分上下兩場,大劇院首演精選了《清明上河圖》中相應主題的十五部畫卷,以數字故宮提供的真跡數字版本作為舞臺制作藍本,畫面充滿韻律美感的音樂一 一呈現,在舞臺制作方面,中國音畫《清明上河圖》大劇院的國內首演為追求最佳效果,更是充分利用歌劇院的特點設計制作,極大的豐富音樂的表現力。融合音樂、舞蹈、繪畫、多媒體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讓觀眾在大劇院歌劇院得到多重藝術享受。大劇院首演中還特別增加了上半場的《序曲》及下半場的《聲聲慢(間奏)》。
上半場演出了《序曲》、《商隊圖》、《田園圖》、《驚馬圖》、《汴河圖》、《迎客圖》、《纖夫圖》、《鄉情圖》、《博浪圖》等樂章。下半場演出了《聲聲慢》、《清明上河圖》、《看命圖》、《思鄉圖》、《遠航圖》、《賞魚圖》、《城關圖》、《抬轎圖》、《盛世圖》等樂章。
《清明上河圖》的主創班子,在展示中華民樂風采的同時,也表達著對北京奧運的祝福,他們希望用《清明上河圖》的音樂“畫卷”為中國奧運喝彩,為中國加油。作為音樂會總策劃的著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黨組書記徐沛東談到音樂會時說:“中國音畫《清明上河圖》音樂會也是一個奧運的助威活動。我相信音樂會將用豐富的音樂色彩、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向奧運奉獻一個沉甸甸的文化禮物”。
中國音畫《清明上河圖》作為一種創新的多元化的音樂表現形式,也得到了專家的認可,中國音樂家協會作為音樂會主辦單位之一,徐沛東書記感慨的說:“我們就視同孩子一樣關注這個作品。《清明上河圖》是中國文化領域中一個非常大的事件,也是繪畫藝術中的一個創舉。我看過同類題材的舞劇,歌劇等,但這次《清明上河圖》音畫的設計很新穎,中西結合的把握很準確。不僅有多媒體的設計,舞蹈等等,讓觀眾感受到視覺的沖擊,要把民族樂器的國粹——二胡充分烘托出來,讓觀眾感受到聽覺、視覺的大餐,我相信這次音樂會一定會是有創新意義的”!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