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專家:七夕不是中國情人節而是"中國愛情節"
2008年08月05日 17:14 來源:新華網
發表評論
8月3日,一名女孩在蘇州觀前街民間工藝亭旁展示情侶對偶。“七夕節”將至,蘇州觀前街民間藝人精心制作的富有民間特色的情侶造型對偶,吸引了不少顧客的目光。 中新社發 王建康 攝
版權聲明:凡標注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
|
8月7日(農歷七月初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七夕,不少人都習慣將這個節日稱為“中國情人節”。但民俗專家表示,七夕節不是“中國情人節”,而是“中國愛情節”。
七夕源于一個凄楚動人的神話故事:天上的織女與人間的牛郎互相愛慕,結為夫妻,后來卻被狠心的王母娘娘拆散,二人化成牛郎星、織女星,分隔在天河兩岸,只能每年農歷七月初七在天河上的鵲橋相會。
中國民協主席馮驥才說,七夕節是一個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角的節日。按照民間傳說,牛郎和織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還有了孩子,七夕節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不離不棄”“白頭偕老”“忠貞不渝”的一種情感,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不是表達婚前情人或戀人的情感,這是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兩種感情。
馮驥才認為,將七夕節稱為“中國情人節”,是不自覺地將它和西方的情人節對立起來,這是沒有道理的。如果外來的節日可以豐富我們的情感,豐富我們的生活,就應該接受它。實際上,我們現在過的很多節日都是“舶來品”,如國際勞動節、三八婦女節、母親節等。中華文化就是不斷吸收外來文化,并加以消化、融合,使自身變得越來越飽滿、越來越豐富的一種文化。
天津市社科院研究員羅澍偉也表示,將七夕定為中國的情人節,是對民族傳統乞巧節的片面認識。七夕又稱“乞巧節”,在中國歷史悠久,內涵豐富,是巧節、技巧節、智慧節,這與悲劇性的、內容簡單的西方情人節是不能等同的。(記者周潤健 蔡玉高)
【編輯:朱鵬英】
相 關 報 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