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伴隨著一句句流行詞語,我們感受著30年的變遷和進程。
第一階段:思想上的撥亂反正,體現了一個“破”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它是針對“兩個凡是”提出來的。隨著這一觀念的確立,中國人民得到兩種最為寶貴的財富:一是務實作風,恢復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二是解放思想,敢于打破各種不利于改革的禁錮。
[平反]命運被扭曲的人們終于得到一個說法,國家、民族遭受的苦難終于被遏止。平反,這個沉甸甸的令人悲喜交集的詞,拉開了改革開放新時期的大幕。
[包產到戶]18雙長滿老繭的大手舉起了挑戰人民公社僵化體制的大旗,黎明的曙光讓八億農民看到了希望。中國的第二次革命又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
[萬元戶]是指在“先富起來”的政策下最先受益的一部分人。盡管時下萬元戶已不復榮耀,但在人們記憶中,其含金量仍不可小視——在謹慎的年代,它使我們第一次啟動了致富的理念。
[一包就靈]打破了僵化的國有企業體制,擴大了企業自主權,體現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關系的變化。“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成為激發企業活力的動力。
[端掉“鐵飯碗”,打破“大鍋飯”]企業內部改革的核心,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按勞分配,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多干多拿、少干少拿、不干不拿的差別觀念和公正觀念在人們思想中開始形成。
[中國特色]黨的十二大為我們調制出的一種混合色。任爾赤橙黃綠青藍紫,咬定“中國”不放松。從此這一特色備受青睞,被廣泛應用在多種新生事物上。
第二階段:第二次思想解放,體現了一個“闖”字。
[摸著石頭過河]這是“不爭論”,重實踐的最通俗解讀。這句話讓老百姓失去了“條條框框”,但過河的信心卻樹立起來。
[敢闖]改革的代名詞。學習外地改革開放經驗的第一要素。發展滯后地區的最大遺憾是不敢闖。
[下海]當大多數人還在計劃經濟的溫室里觀望時,最先從國有單位辭職從事商業活動的“下海”者確實有一番“弄潮兒”之雄風。當今天的人們都投身于市場經濟的海洋中,“海”與“岸”難以區別,又有什么區別的必要呢?
[一國兩制]總設計師的大筆一揮,便在輝煌的共和國大廈旁建起了一座西式小樓。“小家”也學會了“大家”的治國之道:一人在機關圖個穩定,一人下海大賺鈔票。多樣化已不再是國家和家庭構成的禁錮。
[商品經濟]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建立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為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登臺作了平穩鋪墊。對當時的老百姓來說,看得見的“商品”確實比摸不著的“市場”更易接受,但市場的作用已悄悄進入了人們的生活。
[資本主義也有計劃,社會主義也有市場]為姓“社”還是姓“資”的爭論蓋棺定論。計劃多一點,還是市場多一點,不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本質區別。老百姓忽然眼前一亮:原來如此。
[“三個有利于”]觀察事物要有標準,有了標準就能識別對錯。“三個有利于”成為改革開放的試金石,使人們的方向感大大增強。
第三階段:從改革體制入手,體現了一個“創”字。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從“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到“以計劃經濟為主,以市場經濟為輔”,再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地位的確定,使中國的改革站到了歷史的前臺,完成了幾次“驚險的一跳”。
[股份制]它不僅改變了所有制結構,而且也使不少人成為投資者、擁有者。更重要的是讓人們意識到,市場經濟不僅有回報,還會有風險,因而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大大增強。炒股者漸漸明白:沒有相關的投資技巧,沒準兒把自己炒掉。
[下崗]有人說下崗是結束,有人說下崗是開始,也有人說是被老板炒了,還有人說是炒了老板,全在你怎么看。但有一點是明白無誤的,下崗是每個人都可能遭遇的事。
[再就業]下崗工人多了,再就業變成了舉國關注的重要工程。需要提醒的是,再就業不僅僅是下崗職工的迫切需要,更對社會所有成員的能力、勇氣和信心提出新要求。
[農民工]這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有工作無崗位,人在城市家在農村。他們的訴求應該得到重視,他們的權益應該得到保障,因為社會的發展已經離不開他們。
[民工潮]成千上萬敢于離開祖祖輩輩耕耘的土地,向命運挑戰的農村剩余勞動力,如浪打浪般地涌向各個城市,漸成民工潮,春運便成了上上下下關注的大事,城鄉的壁壘開始松動。
[發展是硬道理]對于致富的渴望,對于改變落后面貌的期待,快速發展成為最硬的道理。但是硬發展就會沒道理。協調發展、持續發展開始提上人們的議程。
第四階段:樹立新的發展理念,體現了一個“民”字。
[奧運]是一個變成現實的夢。她是一個臺階,可以提升我們所有落后的東西:環境、國民心態、公民素質、文化水平……我們會發現,原來人民可以更文明、更有素質地生活和面對世界。
[希望工程]希望工程在改變貧困地區180萬失學兒童命運的同時,也讓更多的人發現了自己的良心和正義,而這正是社會的希望所在。由于它的巨大影響,“工程”一詞開始流行,出現了“再就業工程”、“小康工程”、“民生工程”等。
[以人為本]從改革到發展,從經濟到社會,從立法到執法,都要堅持以人為本,這標志著執政理念的重大改變。人們對人權雖然沒有那么多的關注,但越來越多地感受到自身的存在和應該享受的權利。
[和諧社會]資本主義社會追求的是經濟公平,認為這是基礎;社會主義社會追求的是社會公平,認為這是目標。和諧社會是什么?是理解?是包容?是公平正義?人們正在慢慢地體會它的內涵。
[關注民生]民生就是人民的生計,所謂民生就是讓老百姓有活干,有學上,有飯吃,有房住,病有醫,老有養。
[科學發展觀]在發展上,我們不能以長遠的悲劇代價換取短期的利益。與人類整體發展歷史相比,這種追逐短期利益的行為是不可取的。在某種程度上,經濟增長是貧富問題,而生態環境則是生死問題。科學發展觀是發展理念的根本轉變。(魏然)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