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4年開始,央視《百家講壇》在熒屏上刮起了一股學術旋風,引起觀眾的濃厚興趣,閻崇年、易中天、于丹、王立群、蒙曼等成了炙手可熱的“學術明星”。然而細心的觀眾也發現了這樣一種現象:這些“學術超人”中少了陜西學者的身影。眼下,王立群正在《百家講壇》上熱講《史記》之“秦始皇”,于是有網友提出:秦始皇由地處秦都的陜西學者來講不是更合適么?從今天起,本報文化部特推出《讓陜西歷史文化走近大眾》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陜西學者更宜解讀陜西歷史
《百家講壇》創辦于2001年,但創辦初期并沒有受到多少關注。真正讓這個欄目被大眾接受應該是從清史專家閻崇年主講《清十二帝疑案》開始,隨后節目迅速調整定位,使之成為大眾文化和精英文化中的一道橋梁。隨著劉心武、孔慶東、易中天、馬瑞芳、于丹、孟憲實、蒙曼等一批學術明星的出爐,《百家講壇》節目也越來越得到觀眾的認可。
在《百家講壇》的主講人中,劉心武、孔慶東、于丹、孟憲實等來自北京,馬瑞芳是山東大學教授,王立群來自河南,錢文忠來自上海……有陜西網友在論壇上發帖:為什么《百家講壇》的主講人中少了陜西學者的身影?“不論是孟憲實講的‘貞觀之治’‘玄武門之變’,還是王立群講《史記》系列中的‘秦始皇’‘漢武帝’,還有錢文忠主講的關于一代高僧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等等,很多歷史事件就發生在我們陜西,很多歷史人物產生于陜西,而且《史記》還是陜西人司馬遷所著,為什么我們的陜西文化人就沒能自己去解讀一下發生在我們這方土地上的人和事呢?”
陜西眾多學術題材能登講壇
陜西作為文化大省,歷史文化積淀深厚,能夠登上《百家講壇》的學術題材可謂豐富,“秦皇漢武,唐宗宋祖”4位“千古一帝”中,陜西占據了3位,此外還有一代女皇武則天、“藥王”孫思邈、“史圣”司馬遷等等。在專家的娓娓講述中,這些歷史人物已經一一走上《百家講壇》,展示了各自的魅力。
《百家講壇》上曾開講過“清帝陵寢之謎”,并且取得了較高的收視率。有網友提出,陜西的秦始皇陵、漢景帝的陽陵、漢武帝的茂陵、唐太宗的昭陵、唐高宗和武后的乾陵等,每一個陵寢背后都隱含著耐人尋味的故事;而充滿傳奇色彩的秦始皇兵馬俑、法門寺地宮也都是《百家講壇》不錯的選題。至于曾在陜西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如“玄武門之變”“馬嵬坡事變”乃至“西安事變”等更值得為觀眾講述。比起外地學者,陜西的專家學者對這些歷史事件、歷史人物的理解和把握可能會更深刻、更到位。
王立群:主講人應具備三大素質
記者昨日采訪了眼下正在熱講秦始皇的河南大學教授王立群,他告訴記者,《百家講壇》的淘汰率非常高,凡走上《百家講壇》的主講人,都要經歷選拔、試講、試錄、預播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有可能遭到淘汰,而選拔更是首當其沖的環節。他透露欄目組曾在河南大學選拔了很多學者,但都沒有太合適的,而他為了參加面試還特意提前一天結束了出差。“很多學者的節目只播出一期就不再播出,有些節目錄制之后連播都沒播就被淘汰了。要想成為一個合適的主講人,我覺得至少要具備三大素質,首先要有學術修養,這是最核心的;其次要有表達能力,畢竟這是個口述節目;此外還要熟悉電視講座的要求,比如在規定的時間要講完,還要會設置懸念等”。 記者 張靜 實習生 焦瑞 馬晶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