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漢代說唱俑和搖錢樹 防止堰塞湖潰壩后受損
昨天,在荷槍實彈的武警押運下,包括漢代說唱俑、搖錢樹等國寶在內(nèi)的6091件文物從綿陽博物館緊急轉(zhuǎn)移到廣漢三星堆遺址博物館庫房存放。因擔(dān)心唐家山堰塞湖可能潰壩導(dǎo)致洪水毀壞文物,綿陽博物館決定緊急轉(zhuǎn)移2.5萬件文物,當(dāng)天轉(zhuǎn)移了第一批。
4228件國寶首批轉(zhuǎn)移
昨天8點,綿陽博物館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將幾個大型密封紙箱從庫房運到前廳,箱子里裝著的都是文物。
6名荷槍實彈的武警和幾名警察在現(xiàn)場拉上警戒線,在出入口持槍警戒。據(jù)介紹,警力由綿陽當(dāng)?shù)嘏沙觯瑢⑷谈囇哼\,保衛(wèi)級別高過了現(xiàn)鈔押運。
綿陽市文物管理局局長王錫鑒介紹,首批轉(zhuǎn)移的文物有212箱、共6091件,包括4228件國家一、二、三級重點保護的珍貴文物,特別是漢代的說唱俑、舞蹈俑、經(jīng)脈漆木桶和搖錢樹等70余件一級文物。
121件北川文物也在首批轉(zhuǎn)移名單中。半年前為了更好地保護綿陽文物,北川、江油等綿陽下屬縣市的近3000件珍貴文物被轉(zhuǎn)移到綿陽博物館文物庫房收藏,從而在大地震中幸免于難。
雨天影響裝運速度
上午9點,兩輛載重8噸的中型集裝箱卡車在大雨中來到博物館,因為要避免雨水打濕紙箱,卡車只能盡量倒入前廳內(nèi),工作人員在抬放紙箱時也非常小心,在輕拿輕放的同時還要顧慮不被雨淋著,這影響了裝車的速度。
按照預(yù)先設(shè)計好的裝車順序,最下層擺放的是不怕壓的織物、字畫等文物,而容易破碎的陶瓷玉石器和部分無法重壓的金屬文物碼在上面。發(fā)現(xiàn)箱子間有空隙,可能在運送時互相碰撞,王錫鑒連忙讓同事找來棉布和報紙,將空隙塞滿。“這可都是綿陽的歷史,不能有丁點馬虎。”王錫鑒說。
因為擔(dān)心文物受損,原本可以碼三層的集裝箱內(nèi)只碼放了兩層紙箱,因此兩輛卡車根本無法裝下所有文物,工作人員緊急調(diào)運了一輛大型集裝箱車增援。直到中午,所有文物才全部裝車完畢。
存放三星堆遺址庫房
下午1點多,在兩輛警車的前后保護下,三輛卡車開往廣漢,因為擔(dān)心文物安全,車速一直較慢,原本兩個小時的路程花了4小時。
這批文物的“新家”是位于廣漢的三星堆遺址的文物庫房。昨天下午6點,王錫鑒與對方清點交接完后,終于輕松了一些。他說,所有文物都不開箱,只是暫時存放在這里,等所有隱患排除后才會運回綿陽。由于三星堆遺址庫房在文保方面很專業(yè),王錫鑒對文物的安全很放心。
按照計劃,剩余的近2萬件普通文物將在一星期內(nèi)分批送往三星堆。不易搬運且不怕水的文物如大型石刻等就地保存,并做好加固措施。一旦有洪水來襲,將有大量公安、武警和安保人員前往保護。(記者唐駿 穆奕)
新聞背景
轉(zhuǎn)移文物防堰塞湖潰壩
綿陽博物館位于涪江岸邊,唐家山堰塞湖一旦潰壩,洪水很可能對博物館及館藏文物造成嚴重毀壞。國家文物局和四川省政府26日緊急下令,要求將綿陽的文物緊急轉(zhuǎn)移到成都,無法運走的不可移動文物和大型石質(zhì)文物也要采取加固等保護措施。
接到轉(zhuǎn)移命令后,綿陽市文物管理局和博物館的20多名工作人員緊急采購了棉花、海綿、紙屑、布料等物品,嚴格按照要求給文物裝箱,用棉布包裹文物,再用棉絮、棉花、紙屑等將箱子的縫隙填滿,保證文物不在途中碰撞受損。紙箱裝滿后,工作人員用膠帶封口,貼上清單,還用打包機封箱加固,打上井字形的加固條。
連續(xù)工作兩天兩夜后,直到昨天凌晨,第一批轉(zhuǎn)移的6000余件文物才全部被打包好。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