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能夠做到張弛適時、適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丹研讀《論語》,悟出一個可助企業家把握張弛尺度的原則和方法,那即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
知識分子常常容易因個人價值觀與社會評價體系的矛盾抉擇不定,堅持還是妥協令其困惑不已。于丹觀察發現,許多人的理想在現實“煎熬”下會逐漸發生變化,呈現出不同形態。她將其喻為“生雞蛋”、“胡蘿卜”、“茶葉”在沸水煎熬下的三味人生。
握上去硬邦邦的生雞蛋,有一顆溫柔的“內心”,經歷客觀世界這鍋“沸水”煎熬,“內心”漸漸變得越來越硬。這好似一個原本懷揣溫柔敦厚之心的人,因不堪不良之社會風氣,加之承受逆境煎熬、挫折和失敗打擊,對社會越來越失望,內心也變得越來越硬,以至失去那顆原本珍貴的溫柔之心。
“胡蘿卜”情形恰好相反。入沸水前“通體”堅毅無比,煎熬之下,棱角盡失,越來越軟,以至成為面目全非的“糊糊”。這頗似那種入世前剛直不阿的人,歷經磨難和挫折后,漸漸鋒芒盡失,隨波逐流。于丹認為,因為失去匡扶正義之心,不再堅毅,他們也可能因圖個人利益和目標,變得不擇手段。
沸水煮茶是于丹欣賞的最為舒展的人生狀態。煎熬,使干枯的茶葉變得飽滿而美麗,同時也為寡然無味的白水,奉獻出沁人心脾的清香。她認為,在充滿誘惑的經濟領域,能夠如茶葉一般在社會大舞臺舒展生命的人,是那些善于從中國文化精髓中找到與現實社會契合點的仁者、智者和勇者,也是中國物質與精神文明雙雙鼎立世界的開路先鋒。中聯重科即具有這種優雅特質。
D 仁的“必殺技”與成功學
儒家思想以“仁”為核心。“仁”字寫來簡單,內涵卻相當豐富,孔子將它概括為“恭、寬、信、敏、惠”五點。于丹認為,仁的這些內涵,巧妙貫穿了做人、做事和做官之道。
“恭則不侮,寬則得眾”是做人的境界,即為人要恭敬謙和、寬厚仁德。于丹認為,與人交往,別人的臉色往往是自己行為的鏡子。一個愛挑剔、愛找茬的人,內心最易受傷。在企業,高管的快樂和憂傷,往往容易左右員工的情緒和勞動效率。人盡管無法確定自己生命的長度,卻可以決定自己胸襟的寬度。因此,一個人,特別是一個處于權力和責任高端的人,要學會克制不良情緒,保持穩定和暢達的心境,這樣才能凝聚人心,達成事業目標。
“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是做事之道,即要以誠信立足、以勤敏立行。商界有一奇特現象,那就是成功人士中昔日學院尖子生為數寥寥。于丹認為,這是因為聰明人容易恃才傲物,以至聰明反被聰明誤。倒是那些敦厚樸實者,容易憑借堅持和誠信抵達成功彼岸。可見,在很大程度上,誠意勝于機巧。此外,光有想法和誠意未必就能成功,“臨門一腳”也必不可缺。于丹認為,中聯重科能做成現在年產值過百億規模的行業翹楚,如果沒有15年前8名科研人員借款50萬元敏捷開啟創業之行,僅靠決心和謀劃,再多智慧和廣博知識,也難變為財富。因此,成功始于足下。
“惠則足以使人”是為官之道,也是做管理者之道,即要懂得并善于滿足員工的需求。
E 文明的“訥言”和“敏-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