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臺灣著名作家林清玄帶著他的新書在廣州各大高校演講,所到之處,座無虛席,站無空地,很多年輕人就那么把臉貼在窗戶上看著、聽著。
8歲立志從文的林清玄,30歲前就已拿遍臺灣所有重要的文學獎項,被海內外譽為最有影響力的當代華語散文作家。20多年來,他的作品風行大陸各地,滋潤了整整一代人的心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已經55歲的林清玄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像他的散文作品一樣充滿了禪機。
訪談就從怎么學習寫作開始。林清玄說:“寫作首先要對生活有深刻的感受,接著將感受提煉為獨到的觀點,再通過積累將獨到的觀點變成思想,最后用精確的文字表達出來。所以,我一直認為作家就應該是思想家。”
這幾年,內地出現了一批很火的80后作家,同樣也是“少年從文”的林清玄,對此持鼓勵態度,“年輕時就可以寫得很好,我覺得我20多歲就寫得很好啊。所以年齡從來不是問題,你的作品能不能經得起時間考驗才是關鍵。文學是最考驗耐力的競爭,有競爭、有淘汰才能留下好的作品。”
林清玄的作品多次被編入內地、臺灣、香港以及新加坡的中文課本,談及此,他顯得很淡然:“我在和編教材的老師們交流時,他們說選擇我的作品是因為‘讀林清玄的文章,孩子們不會變壞只會變好’。在我心中,好的作品要有深情的體會、美好的向往和浪漫的情懷,這樣才能讓人讀后覺得溫暖、看到希望、學到見解。不管是最新的網絡文學,還是最老的古典文學,這都應是統一的標準。”
對于兩岸目前都很火熱的網絡文學,林清玄有著自己的看法:“現在網絡最大的問題是太快、太淡、太淺了。因為每天要點擊率,所以來不及深情,來不及領悟人生的美好,缺少讓人讀后會覺得很溫暖、充滿了浪漫感情的作品,缺乏讓人成長的營養。”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