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法定假日安排即將調整,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有望成為法定假日。為了讓人們了解傳統節日、親近傳統節日,本報邀請了北京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陳連山、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講師施愛東、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黃濤、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蕭放4位學者,對除夕、清明、端午、中秋四大傳統節日的來歷和文化內涵進行了解讀。
法定節假日調整已制定初步方案
四大傳統節日有望成假日
假日總天數可能有所增加
黃金周景區“爆棚”、呼吁推行彈性休假、增設傳統節日為假日……近年來,關于長假制度的一些議論與建議不絕于耳。國家法定節假日如何調整才更科學合理?記者近日從權威部門獲悉,相關部門在對國家法定節假日的調整進行了調研和論證之后,已初步制定出調整方案,并將在近期正式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在這個方案安排中,國家法定節假日的總天數不僅有所增加,而且,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民族傳統節日有望被定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農歷除夕也將法定放假,廣大居民有望得到更多的休息時間。
如何調整法定節假日制度,社會上有著廣泛議論。一項對2200位年收入6萬元以上游客進行的調查顯示,63.7%的人希望調整黃金周,但建議取消全部黃金周的人只有14.3%;不久前進行的另一次調查顯示,“58.2%的公眾希望既有長假也有短假”。還有媒體曾就“春節、中秋、圣誕以及情人節等10個節日中你最想過哪一個”做了一個社會調查,結果顯示,春節居首,其他傳統節日也均排前列。
“如果要我選擇的話,‘五一’、‘十一’黃金周可以考慮縮短,把清明、端午、中秋等增設為法定假日。這既能緩解各地景區‘爆棚’的壓力,又能讓我們有充裕的時間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痹趪覚C關工作的李先生表達著自己對新休假方案的期待。
為了讓調整方案充分體現民意,有關部門一年多來組織開展了多方面的工作,包括開展專題調研,召開多次座談會,聽取和征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及有關部門的意見和建議。
“這次國家對法定節假日進行調整,最大的亮點就是民眾成為政府決策的‘參謀者’。廣泛征求民眾意見,體現的就是黨和政府以人為本、重視民意的執政理念。”天津市社科院教授王來華認為,新休假方案只要符合大部分人意愿,更好地保障勞動者的休息權,讓公民休假權落到實處,相信人民會接受并給予支持!
專家學者認為
傳統節日放假適逢其時
本報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楊暄)“假日調整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相適應,有利于弘揚和傳承民族優秀文化”;“只有廣大人民過好傳統節日,從精神到心理得到滿足,節日遺產才能傳承下去,這是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根脈的最好保護”……對于醞釀進行的假日制度調整,許多專家學者近日接受采訪時紛紛表示支持和擁護。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蔡繼明認為,中國改革開放之前的假日安排主要是從政治上考慮的,而改革開放后更多是從經濟上考慮的,是為了拉動和促進國民經濟增長,F在考慮節假日的調整,要更多地從歷史文化、社會和諧的角度出發。適當調整黃金周制度,把傳統節日變成法定假日,符合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四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思想。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民俗學會會長劉魁立認為,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對于人民生活和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將傳統節日納入我國法定假日體系中,可以充分發揮其巨大的文化功能和社會功能,有利于中華文化的傳承,增強中華兒女的情感認同、民族認同。
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說,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在于我們民族心理最深層的一種東西,即民族的親和力和凝聚力。這種親和力很大程度上是靠節日等民俗維持下來的,它雖是潛在、無形的,卻是一種自發的情感,一種真正的文化的力量!
除夕
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結
【來歷】春節原名為元日,相關的慶;顒釉谙拇呀涢_始。作為歲首大節,它確立在漢朝。漢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漢武帝頒行《太初歷》,確定以夏歷的正月初一為歲首。每年的最后一天,就是除夕。
【內涵】春節作為中華民族第一大節,是節日體系中的核心大節,持續時間最長、內容最豐富。春節蘊涵的辭舊迎新、合家團圓的意義,成為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也使它成為中華民族自我認同的一個文化符號。除夕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熬夜守歲,是中國人一年一度的文化心結,在外的游子不遠千里萬里也要趕回家來!
清明節
祭祀踏青兩相宜
【來歷】清明節是傳統節日中少有的依陽歷而確定的節日,固定在公歷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節舉行的掃墓、踏青等習俗主要來源于古代的寒食節和上巳節。
【內涵】這兩年,每到清明節,黃帝陵、軒轅廟、炎帝陵都要舉行大型公祭,海內外華人從祭祀的儀式中體會到血濃于水的同胞親情。祭祀先人一直是中華民族民俗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清明時節,上墳祭掃先人顯示了“慎終追遠”的傳統,大批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臺同胞也紛紛趕回故土,祭奠祖靈。清明時節春光最好,適合人們到郊外親近自然,擁抱春天。我國的許多地方在清明還有植樹的習慣。
端午節
粽葉飄香習俗多
【來歷】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盂蘭節、蒲節等。關于端午節最早的文字記載見于東漢,五月初五,人們用彩色的絲帶系在手臂上,用來防避兵役和鬼魅,防病防瘟疫。吃粽子、劃龍舟則是后來不斷形成的風俗。
【內涵】圍繞端午節及其習俗的來源,形成了一些影響很大的民間傳說,并為端午節增添了新的習俗和文化內涵。如吃粽子、劃龍舟等習俗,較通行的解釋是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增加了愛國主義的精神內核,而在此基礎上衍生出的賽龍舟等多種體育競技活動,也有助于培養合作精神!
中秋節
花好月圓人團圓
【來歷】在中國的民俗節日體系中,中秋節形成較晚。漢魏時期,中秋節日尚無蹤跡,唐宋時期,以賞月為中心節俗的中秋節日出現,明清時期,中秋上升為民俗大節。
【內涵】中秋是中國秋季的傳統大節,它的地位僅次于春節,中秋為花好月圓之時,人們由天上的月圓聯想到人事的團圓,因此中秋在古代被視為“團圓節”。人月兩團圓的意境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生活中的理想,“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寄托了人生的美好愿望。傳統中秋節俗十分重視親情的培育與表達,對于促進社會和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