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我現在是作家,寫東西當然不能站在農民的角度看這個城市這個社會了。這不是什么中立的姿態,政治家可以為某一階層說話,作家應透過這一層看人性的東西。
南都周刊記者 羅小艷
賈平凹簡歷
原名賈平娃,1952年出生,陜西丹鳳人。1975年畢業于西北大學中文系。全國政協委員,陜西省作家協會主席。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小說集《賈平凹獲獎中篇小說集》、《賈平凹自選集》,長篇小說《商州》、《白夜》,自傳體長篇《我是農民》等。《臘月·正月》獲中國作協第3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滿月》獲1978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廢都》獲1997年法國費米娜文學獎;《浮躁》獲1987年美國美孚飛馬文學獎。
今年9月,賈平凹的新書《高興》面世,幾乎同時,他當選為陜西省作協主席!陡吲d》是繼2005年《秦腔》之后又一本關于失地農民工的長篇小說,與前一次關注農民離開土地的鄉村變化不同的是,這一次寫的是進城農民工的故事。主人公劉高興在生活中有原型,是賈平凹一塊長大的同學兼老鄉。“文革”中兩人一起從初中輟學回鄉務農,后來劉高興去當兵,老賈上了大學。再后來,老賈成了大作家,劉高興在家喂豬,也做過泥水匠,吊過掛面,磨過豆腐,后來進城拾起了破爛。
這是一本被賈平凹自稱為迄今為止寫得最吃力的小說。全書25萬字,苦寫三載,五易其稿,不用電腦的老賈說自己已寫壞了手指,但是面對記者提出的二十幾個問題,這一次他依然堅持了筆答的方式。因此,記者失去了傾聽大作家賈平凹濃厚鄉音的機會,卻意外收獲了老賈長達八頁的親筆回復,他的字可是能賣錢的,其中還附有一張簡函,“回答得不好,望諒,但我蠻認真的”,不禁莞爾,為老賈的謙遜,更為“蠻認真”的意趣。
寫作是為安撫我的靈魂
南都周刊:書稿原來的名字是《城市生活》,后改為現在的《高興》,出于什么原因?
賈平凹:《城市生活》這個名太一般,后來就改了,先改成《劉高興》,又覺得用人名也太局限,就再改為《高興》了。既是主人公名,還有了別的含義。我喜歡書名為兩個字。
南都周刊:從后記中我知道,你曾在父親的墳前流著淚說:“《秦腔》我寫了咱這兒的農民怎樣一步步從土地走出,現在《高興》又寫了他們走出土地后的城里生活,我總算寫了……”這是一種怎樣的心愿?
賈平凹:我每次回故鄉都感慨萬千,每次回去肯定去父親墳上燒紙祭奠,我寫的《秦腔》、《高興》都是農民的事,愿意給父親嘮叨。我是農村出來的,我關注農村的狀況,那里的任何事情都讓我牽掛。
南都周刊:那從《秦腔》到《高興》,關于農民,你覺得想說的話都說了嗎?
賈平凹:是的,我把我感知的東西寫了出來,我覺得心里寬松了許多。我是個作家,我能做的只是把我能感知的東西寫出來,這樣可能會安撫我的靈魂。一個作家需要關注社會,但作品并不是要為某一個階層去說話,最重要的是寫人,寫人的本身,中國的許多人事是絞纏在一起的,要寫人的本身又不能剝離社會問題。所以,似乎我一直在寫現實生活,但最讓我感興趣的是人的問題。
南都周刊:這部小說寫得很不順利,前后五易其稿,問題出在哪里?
賈平凹:最主要的有兩點:一是農民進城后面對城市有許多偏見,而我也有許多偏見,究其實是農民意識在作祟,當我也在同情進城農民又和他們一樣發泄種種不滿時,我發現我寫的不對。二是敘述的角度,我先是以第三人稱寫,后來變成第一人稱,變成第一人稱可以自由得多,能更好寫出劉高興的精神狀態。
南都周刊:為了寫《高興》,你前后去了幾次西安南郊城鄉結合部的村子?給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賈平凹:去了四五次吧,而結識的人來往就多了,說不清了。我感受最深的是他們生存環境太差,再是接觸之后,他們大多是那么質樸,心思又那么豐富,他們完全靠一種心性在生活,沒有這種劉高興式的心性,那是難以在城市里生活下去的。同時我感到像我這樣的大多數人是那么麻木,我們太缺乏對他們的了解和理解,我們其實在偏見地生活著。
營造溫暖是為寄托人生的蒼涼感
[1] [2] [下一頁]